商科博士名額少,導師經費有限
申請難度大,過程復雜......
其實,商科作為萬年熱門專業
不止是博士項目難申請,頂級的商學院更是全球學子爭搶的項目
那在商科的申請中,該如何脫穎而出呢?
出國留學,大家都想收獲Dream Offer
但是Dream Offer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通過正確的選擇、不斷的努力
還有一點點機遇而成的!
想知道師兄是如何收獲頂級商科博士?
有哪些經驗值得你借鑒?
一起來參加本期的分享會吧!
—— FeibiEDU——?
?
錄取|
南洋理工大學—銀行與金融博士,獎學金:$46,860
麥克馬斯特大學—金融與經濟學博士,獎學金$39,036
密蘇里大學—經濟學,獎學金:$ 34, 073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獞脭祵W與統計博士
教育背景|
本科:中山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碩士:中山大學-金融
背景:GPA本科:3.9 碩士:3.8,托福100,GRE320,GMAT 700
—— FeibiEDU——?
11.21鄒師兄商科博士分享會回顧
飛彼留學:
很高興邀請到南洋理工大學在讀博士鄒師兄為大家帶來精彩分享,有請師兄先介紹一下自己吧!
鄒師兄:
我現在在讀南洋理工大學金融系,博士四年級,現在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公司金融和政治經濟學。
飛彼留學:
師兄本科是數學與應用統計學,碩士選擇了商科金融方向,可以分享一下當初的想法嗎?
鄒師兄:
我本科是讀應用數學的,轉專業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吧,首先金融這塊我確實比較感興趣,其實我對經濟學更感興趣一點,但是經濟和金融的就業確實有點區別,金融的要好一點,所以選擇讀金融。第二個原因就是為什么不繼續讀數學。我確實不是很有數學天賦,我當時在基地班,班里有很多很聰明的同學繼續讀了數學或者統計,也讀到了博士。
飛彼留學:
據我所知,師兄在中大管院讀的是專業碩士,大部分同學畢業以后選擇出去工作了,師兄為什么會選擇申請國外的博士呢?
鄒師兄:
管院的碩士就業不錯,從收入上來講,業界的優點是可以有比較強的爆發,比如5年-10年內,市場環境好,或者自己抓住了一些機會,很可能在幾年內實現財務自由。學術界的話,期望收入肯定是相對低一些,也相對穩定一些。工作方式的話,業界就是你要把老板或客戶想要的東西給他們,你想的更多的是怎么把這個事情做好,在學術界的話,你的自由度會高得多,你可以自己去選擇你想做什么方向,什么話題,比如中國的僵尸企業,土地市場拍賣,你想做的話,有比較好的切入點,都可以去做。這樣的方式比較自由,我比較喜歡。
飛彼留學:
師兄收到了多個商科博士錄取,同時還獲得了獎學金,相信大家很好奇,作為申請鏈中難度最高的商科博士,師兄當初究竟是如何規劃的呢?
鄒師兄:
我已經不太記得是什么時候考的GMAT和托福了,當時也和肖老師商量了很多,因為國內做金融博士申請的可以說非常非常少,大部分的申請案例都是經濟學。我當時也試著聯系海外在讀的phd學生了解申請要求和就業情況。我做的就是正常上課,然后保證自己和碩士導師還有另外的老師有項目在進行。
飛彼留學補充:
?鄒師兄找我的時間比較晚,已經到了申請季,我們當時要做的事情就是抓緊時間調查學校信息,抓緊時間完成文書。好在鄒師兄的GPA很高,在本科階段就已經參加過科研項目,暑期也有實習,找我們的時候已經考過托福和GRE了。
鄒師兄的申請是我們做的第一例商科博士的申請,在這之前我們從來沒有申請過,鄒師兄的目標是不失學,所以我們當時做了大量的信息調查,把美國、新加坡的經濟學金融博士全部調查了一遍,把英國學校的金融博士項目查了一遍,此外還了解了加拿大部分學校的情況。在了解完學校的招生名額,往屆的申請人數,以及學校在招生方面有沒有某些偏好(比如我們通過查看在讀博士的profile 看到很多學校找的Phd 有在英美國家留學的經歷,我們還發過郵件去詢問招生負責人是否存在這樣的標準)以后,我們大致了解清楚申請難度,再通過查看這所學校有沒有師兄想做的方向等,做排除法,把申請學校目標范圍縮小。
我們做過一些調查以后發現新加坡的申請難度略小于北美的一些名校,當時新加坡的三所學校我們全部申了,包括新國立,南洋理工,新加坡管理大學。因為這些學校的金融專業Prefer GMAT,所以鄒師兄又很果斷的報考了一場GMAT,并一次就取得了700分的好成績。
鄒師兄:
對,當年的目標確實是不失學?因為大多數金融系和會計系每年的錄取大概就是2-3個左右,有一些學校還會出現隔年招生的情況,而且我沒有在美國讀碩士,所以難度會更大。
飛彼留學補充:
是的,我們調查后發現,金融博士的申請難度確實超出了我們以往申請的所有的理工科專業。商學院的招生名額普遍很少,申請難度會高很多。
師兄當時是經濟學專業也可以接收,但是Prefer 金融,我們調查過很多信息以后發現,經濟學的招生名額多于金融專業,但是有的學校會要求申請人有先修課。
鄒師兄學過的經濟學相關的課程不多,所以經濟學專業我們還特別發了郵件去詢問這個問題。學校給我的答復是各式各樣的。有的學校說,每年申請我們PHD的申請人很多,不乏大量優秀的申請者,如果背景有缺陷就更難了,例如康奈爾就是這樣的;但也有學校說,我們很喜歡你的數學背景,數學背景對于經濟學的先修課程來說,我們更喜歡前者,明尼蘇達就是這類代表。所以對于博士申請,前期做好充足的信息調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飛彼留學:
談到規劃這個問題,很多同學應該會對背景提升的話題會比較感興趣,理工科學生可以通過進入實驗室、做科研來提升背景,那商科呢?你在這方面有做哪些準備嗎?
鄒師兄:
我當時有一定的研究經歷,在本科和碩士都有和不同的老師做項目,當時都是和年輕的老師,主要的好處是他們可以手把手教,帶著看論文和分析數據。如果是給現在的申請者建議的話,就是可以找找有沒有新加坡或者香港的學校招RA,如果有這樣的機會,對背景提升也是很大的,而且更能接觸到他們的研究是怎么做的。
商科盡管和工科不太一樣,沒有很大的課題組,但是導師也會有自己的一個小圈子,能進入這個小圈子為他們做一些事情,他們可能會為你寫推薦信,即使沒有推薦信也會給你一些非常有效的建議。
飛彼留學補充:
說到這個科研的問題,我也補充說明一下。如果你有計劃讀phd,在找科研機會的時候可以留心看一下有沒有在你目標地區有人脈圈的老師(例如有讀書,訪學經歷,或者頻繁出去交流),圈子里的推薦對于申請是非常有幫助的
再者說到香港新加坡RA的問題,如果你的目標申請地區是這些地方,可以嘗試申請一些RA機會。但是full time的RA一般要求你有本科以上的學位才能辦理正式的簽證手續,以及,你要畢業以后才可以有可能做全職的RA。我們這幾年都有同學通過全職RA的形式提前進入目標老師的課題組
如果你是應屆生,有沒有辦法去做RA呢?答案是yes, 并且我們已經有了成功的先例。例如我們有同學跟老師是以遠程的形式做的,平時老師通過郵件微信安排科研工作,定期去香港跟老師匯報。對于不需要像生物化學那類實驗室based的科研來說,這種方式也是可行的。
鄒師兄:
做RA確實是個背景提升的好方法,我們這邊也有朋友在新加坡的學校做RA,后面申請到了哥大的商學院。
飛彼留學補充:
我們今年也有同學提前聯系到了part-time的RA,大三以后的暑假就開始去老師的課題組,鄒師兄0鄒師兄0年的offer已經在路上了 ?下次我們也會專門邀請這位厲害的小哥哥來做分享
另外,現在香港的很多商學院開設了提前批招生,招生夏令營,pre-doctor等等多種形式的招生途徑。只要同學們早規劃,機會還是有的
飛彼留學:
想問問師兄,科研、實習,如何選擇?
鄒師兄:
實習和考證,在我們學校不太看重,甚至有些老師會覺得CFA是個減分項。想讀博士,多半都是以科研為目的的。做科研,可以從RA做起,同時也要讀論文,可以先簡單的讀一些中文論文(比如經濟研究),對文獻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可以開始看對應的外文的論文。如果中文論文也讀不懂,那就是說明還有太多先修課程需要修讀,比如基礎的計量經濟學,微觀宏觀等等。
飛彼留學:
針對本科直接申請商科博士靠譜嗎?難度會不會很大?針對這類學生,我們該如何應對準備?轉專業申請,又是什么情況?
鄒師兄:
本科直接申請博士是可行的,尤其是經濟學博士。當然前提是本科上過足夠的課,有系統的經濟學和統計學的訓練(武大的數理經濟實驗班每年都有不少直接申請博士的)。如果是本科直接申請商學院的話,我知道管理學那邊是有一些機會的(身邊有見過這樣的案例),但是金融這塊不好說。如果是美本的話,或者新加坡香港的本科就另當別論了,成績夠好,申請本校的博士是可行的。
飛彼留學:
嗯,說到本科直接申請商學院的博士,我們也積累了一些不錯的經驗。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以往的這兩期分享
飛彼留學:
對于雙非背景的同學申請博士,我們也有成功申請到香港城市大學計算機博士的。
飛彼留學補充:
我的經驗的是,在決定要不要申請博士之前,先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做科研,有沒有比較明確的研究方向。畢竟博士不光是申請難度大,而且讀的過程本身就是很艱辛的,沒有那么容易畢業。所以大家要慎重考慮好,如果這兩個都明確了,接下來就可以有目標的做很多規劃,留心身邊的各種機會和資源。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讀到一半發現自己不合適,抑郁了或者進退兩難就麻煩了。
鄒師兄:
對,所以說如果要讀博,一定要找老師做科研試試看,看看科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別沒想清楚就入坑。
飛彼留學:
師兄收獲了多個商科博士錄取,同時還獲取到獎學金的,那覺得自己能夠收獲錄取的關鍵點是什么?飛彼留學給了你哪些方面的指導呢?
鄒師兄:
飛彼給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發了非常多的郵件去了解對方大學的招生情況,因為學校經常會出現隔年招生的情況,有些學校并不會把這樣的信息寫在網站上。同時,飛彼也幫我收集了很多在讀phd的背景信息,這些都非常有助于我選擇學校。
當時錄取時有一定的運氣的,因為這邊負責招生的老師是做理論的,很喜歡數學出身的學生,面試聊的比較開心,后面就有了offer.
飛彼留學:
在經歷過整個申請季后,師兄覺得在商科的申請中,哪些因素是最重要呢?
鄒師兄:
我覺得,從錄取的角度來說,重要性最高的是學校層級,然后是推薦信,GPA,標準化成績。都是越高越好。研究經歷這種更像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因為老師很難從你短短的CV里面看出你對這個項目到底有多大的貢獻。
當然推薦信也要看是不是強推,能讓大牛寫強推的人,本身水平也不一般。所以大家還是盡量從GPA標準化考試成績去想辦法。
當然,文書和研究計劃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博士申請中,尤其是社科的博士,看研究計劃可以看出申請人寫作的能力。社科的研究寫作能力比數據分析能力還要重要的多。
飛彼留學:
師兄是同時申請了新加坡、加拿大與美國的商科博士,請問對于這不同的國家與地區,申請的區別是?難點又是什么?
鄒師兄:
從我的經歷來說,美國的博士最大的難點在于,沒有推薦信或者美國教育背景非常難以進入這個圈子,我記得聯系到密蘇里的商學院一個教授,他希望我有在美國考的GMAT。商學院的每年錄取名額非常少,不錄取你并不一定是你的研究潛力比其他人差,或者英語不好,或者你的技術(比如數據分析能力)不如別人,可能僅僅因為你不在他們的圈子他們并不了解你的情況。
在這個情況下,新加坡和香港的學校就寬松許多,因為他們接觸過比較多的大陸學生,從而更容易判斷你的實力和潛力。從科研的角度來講,新加坡香港的學校有很多不錯的大教授,也有很多rising star,所以,如果美國申請過于困難,新加坡香港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飛彼留學:
在博士的申請中,在選校方面,我們要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鄒師兄:
商學院申請,一定盡量多申請幾所學校,不能只奔著其中一個導師去,因為professor的流動性是很強的...另外就是要對學校的強勢領域有了解,比如金融有兩大領域,asset pricing和corporate finance,你要了解你申請的學校是老師主要是做什么的,有些學校大部分老師都是做corporate finance的,也有些學校大部分都是做asset pricing。
飛彼留學:
文書在申請中是一個很關鍵的材料,那在文書寫作上,你是如何去突出自己的優勢的呢?
鄒師兄:
我印象中當時主要是突出了數學背景和對金融經濟學科研的興趣,具體的還是需要老師補充。
飛彼留學補充:
申博士,學校會看重你為什么想讀博士,你對哪個領域感興趣,你有沒有做科研潛力,你長期的規劃是什么?
鄒師兄本科階段在嶺南學院的老師課題組上做過研究,對金融的興趣也是從那個時候產生的,我們主要按照時間的順序有邏輯有條理的來組織素材和經歷。
飛彼留學:
我們知道,博士的申請除了需要套磁與寫研究計劃,面試也是必須的,而最后的面試環節很有可能決定你是否被錄取,那請問怎么看待面試這個環節,有面試什么技巧可以分享給我們的師弟師妹呢?
鄒師兄:
面試這個環節的底線是不能給面試官留下壞印象。面試中,老師可能會就你的cv參與過的項目問一些問題,但不會問的很細,目的就是要確認這個項目是你參與過的,而不是造假的。老師們都很犀利,很容易判斷出你有沒有說謊。
在面試中,也要表達出自己對學校的強烈的興趣,同時要尊重面試官。
飛彼留學:
師兄收到了加拿大、新加坡和美國等名校的商科錄取,收獲這么多名校錄取,想了解一下您當初為什么最終選擇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呢?
鄒師兄:
這個主要是從科研上的考慮,主要是看系里老師在頂刊上的發表。同時我也參考了學院網站上說明的博士生去向。
飛彼留學:
NTU這個系的老師和博士生分別有多少人?
鄒師兄:
我們系現在可選擇的導師大概有7-8個(已經算是很多的了),博士生的話,12個吧,一般一個老師只有1-2個在讀phd的學生。當然有的比較senior的老師學生可能會多一些。
飛彼留學:
師兄可以介紹一下南洋理工的商學院以及金融系的情況嗎?(包括哪些方向,有哪些項目等等),這個學院適合什么樣的同學來讀呢?
鄒師兄:
商學院主要分幾個系,會計,金融,管理(分strategy和organization behavior),information system, operations management.
方向的話,會計系有兩個大方向,一個behavior track,一個archival track,兩個方向都有大牛坐鎮。金融系大多數老師是做corporate finance的,有一部分老師做micro structure或asset pricing,還有marketing,marketing系分兩個方向,quant和cb。
讀博的話,主要看興趣吧,不好說具體什么樣背景的學生合適,數學統計背景在建模上有點優勢,經濟學科班出身的更有sense,也有法律系的同學來讀phd的。
飛彼留學:
師兄本科讀的專業是數學與應用數學,碩士和博士讀的是金融,想問師兄你的本科背景對讀金融碩士來說,優勢和劣勢是什么?
鄒師兄:
優勢劣勢都很明顯,優勢是看模型看得快,代碼寫得干凈。劣勢是:缺乏經濟學直覺,缺乏對現實情況的考慮,容易將問題理想化。
飛彼留學:
想請教師兄,你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什么?這個方向主要研究什么問題呢?需要用到哪些相關的知識?
鄒師兄:
我現在手頭在做三個項目,一個是關于國企私有化的,一個是美國企業社會責任的,還有一個是關于中國土地市場的。做這些研究,首先要對背景有了解,就是數據背后發生了什么,然后才是數據分析。
飛彼留學:
想請教師兄,金融領域最近這些年有些什么樣的研究動態或者發展趨勢?對于以后想在金融領域發展的師弟師妹,你有什么樣的建議給他們?
鄒師兄:
現在的研究越來越需要復雜而獨特的數據了,有一些獨特的數據可以把以前說不清楚的問題講清楚。我覺得無論在哪里發展,都要找到自己的優勢吧。我不在業界,所以對這些問題也不好說。另外,最近幾年fintech(金融科技)挺火的,大家感興趣可以多了解。
飛彼留學:
分享最后,對于想留學的師弟師妹,師兄有什么建議給他們的嗎?
鄒師兄:
早做準備,多了解情況,多嘗試發現自己的興趣,不合適的話要果斷放棄。
后期互動環節
A同學:
師兄,請問你申請的時候有套瓷嗎?以及如何去尋找RA機會呢?
鄒師兄:
我有嘗試過套磁,但是后面由于本碩做的方向比較偏,所以套磁不是很成功。RA的話,肖老師這邊經常有一些機會,你也可以留意各大留學論壇,寄托,一畝三分地等等,還有就是可以試著問問給你上課的年輕老師有沒有機會和他做一些項目。
C同學:
請問師兄以后是想回國找教職嗎?
鄒師兄:
這個現在還沒想好,應該會在明年決定。
D同學:
請問您在研究計劃撰寫過程中,如何更高地突顯自己的研究能力,比如某個研究問題的創新點?但金融領域相對理工類,沒有更多實驗數據支撐,這點應該如何解決呢?
鄒師兄:
如果想去海外工作的同學,可是嘗試申請會計,會計博士的就業市場是整個商學院最好的。
E同學:
1.想請教一下師兄關于科研脫離實際的問題博士很多科研尤其是金融,經濟的科研,都很理論,跟現實相差很遠。會不會只有在學術圈子才被認可,社會不太care這些研究?
2.金融,會計博士就業都是高校為主嗎?
鄒師兄:
研究計劃里面首先要體現你對文獻的了解程度,熟悉這個領域的老師一讀就會知道你有沒有讀過經典文獻,有沒有對文獻有足夠的掌握,然后就是你在了解文獻的基礎上有沒有一定的創新,能不能講一個生動又合理的故事。另外,金融的研究并非沒有數據支撐,大部分論文都是有詳盡的數據分析支撐假設的。如果時間充足,也可以在研究機會里面列出最基礎的數據分析結果支持你所提出的假設。
脫離實際的問題要看topic,確實有一些paper是為了發而做的,但也有相當數量的研究有一定的policy implication。此外,不同教授的追求也不一樣,有一些學者比較追求理論貢獻,在理論上要漂亮,有一些學者比較重視和現實世界的聯系。你可以看到,很多優秀的學術論文都是有media coverage的,比如被wall street journal轉載等等。
金融會計的就業主要以高校為主吧,也有人會選擇去業界工作,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有個bilibili的up主 “學神本人” 他是香港學校的一名助理教授,他講的一些東西還是比較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