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學
美國頂尖名校當中,著名的最難申請的大學之一
排名全美第六
是世界上擁有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
如此牛校,怎樣的學生才能夠申請上?
而我又是拿什么征服芝大的呢?
芝大真的如傳言中那么牛逼嗎?
芝大的校園、專業、課程等,究竟有哪些特別之處?
......
本期,飛彼留學邀請芝加哥大學統計學專業D師兄,為我們一一揭曉。告訴你他在芝大經歷的點點滴滴!
D師兄
本科丨中山大學—統計學
現就讀于丨
芝加哥大學—統計學碩士,獎學金:$13854
分享實錄
飛彼留學:
師兄覺得芝大如何?它究竟是怎樣的一所學校?
D師兄:
我覺得芝大是一所很偏academic的大學。地理位置上,學校雖然是在大城市芝加哥,但不在downtown,附近人比較少,而且學校建筑也特別有特色,很多舊教堂改造的建筑,感覺像古典學院。
學術氛圍很濃厚,我們每周都會收到Department and related seminars schedule郵件,內容也是五花八門,Stat、CS、ML、Applied Math的都有。比如我們系每周都會有一次seminar,邀請別的系或者別的學校的prof過來講東西。我一般會挑一些比較感興趣的去聽。
飛彼留學:
麻煩師兄給我們介紹下你目前所讀專業的情況,包括規模、師資、主要的研究方向等,并談談師兄覺得這個項目哪些人適合就讀呢?
D師兄:
我們系最近幾年的MS招生情況大概是一年50人左右,我們這一級是40多個。畢業要求是5門必修課+4門選修課+1篇thesis,最快一年3個quarter就可以畢業,大部分同學會選擇讀4、5個quarter。F1學生每個quarter必須上3門課。
我們系的老師都挺牛的,比如GLM(Generalized Linear Model)的創始人Peter McCullagh…另外我們系比較特殊的是差不多有一半的老師是搞stat,另外一半的老師是搞applied math包括optimization。搞stat的老師,做genetics的比較多,也有做傳統概率、Bayesian、MCMC、high dimensional statistics這些的。搞Applied math的老師,有做PDE、neuroscience、optimization、計算代數幾何等等。
我覺得這個項目比較適合希望讀PhD的同學就讀,在這里可以接觸到很多很厲害的profs(包括其他系的,例如booth商學院的econ&stat,TTIC搞ML的),同時也可以了解不同的研究領域(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stat),很多同學都是把這個項目當做申請PhD的跳板。
飛彼留學:
來讀這個項目的同學分別是什么樣的學校背景和專業背景?規模有多大?
D師兄:
往屆的情況我不是了解。我們這一屆話,中國人大概30 人,外國人主要是美國、韓國的,大概14個左右。
中國學生的學校背景是:
國內:清華1個、北大2個、復旦4個、浙大2個、人大3個、中科大2個、國科大1個、北師大2個、中大1個、哈工大1個
國外:UChicago BS/MS項目2個、UCLA 1個、CMU 1個、Purdue 1個、UMW 1個、UToronto 1個、港中大1個、港大1個、UCL 1個、澳洲1個。本科專業主要是統計和數學,也有econ、物理等等,整體上還是很diverse的。
飛彼留學:
你的專業學業壓力大嗎?學習節奏如何?平時有時間參加社團之類的活動嗎?
D師兄:
UChicago民間版的校訓是 Where fun comes to die 這邊上課的感覺節奏很快,一個學期3個月,作業比較多?;旧洗蠹叶紩ê芏鄷r間在課程學習(包括作業)上。如果還要準備找工作、或者找prof做research,基本上課余時間會比較少。
至于玩的時間取決于個人..也是能夠騰出時間玩一玩的,學校的grad學生會經常會舉辦一些活動,例如滑雪、室內跳傘、室內高爾夫等等,以比較便宜的價格買到門票參加這些活動。社團的話我沒見到有研究生參加的..不過有的同學會參加管樂隊。
飛彼留學:
學校一般是如何上課的?教授和助教上課的比例如何?
D師兄:
一般MS/PhD的課程人數都比較少,2、30個人一起上課。有一些必修課,例如applied linear regression會和本科生一起上,這種課就會有4、50人左右。我們研究生的課都是prof授課,教授和助教都有固定的office hour。助教主要是幫忙改作業、提供參考答案、答疑。
我們的上課時間也比較佛系,大部分都不是早課,一般是在上午10點半-下午4點半這段時間上課(可能是因為冬天早上太冷了)。一門課一周上兩天,M/W或者T/Th,一次120分鐘。時間不長,但是課容量會很大。
飛彼留學:
你們專業選課的范圍有限制嗎?一般都會學習哪方面的課程?課程設置是怎么樣的?
D師兄:
可以選的課很多,但是第一年的話,前兩個學期會有2門必修課,第3個學期1門必修課(也可以把必修課留到第二年上),選修課上得不多,會感覺有很多課其實挺有趣挺想上的,但是只能選一兩門。我想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是5個學期畢業的原因。不過其實沒選的課也可以選擇旁聽。
必修課是有兩個方向,一個theoretical,一個practical。各3門,第三個學期這兩個任選1門。除此之外,theoretical還有一個PhD track,大部分同學會選PhD track跟PhD一起上課。
可以選修的課其實還挺豐富的,除了自己系的統計課,還可以選computational applied math(CAM)(但是CAM的很多老師也是我們系的老師,這是一個新開的系)、Toyota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at Chicago(TTIC)(這個instituion里有很多研究ML theory的大牛)、financial math等系的課。
飛彼留學:
哪些課程是芝大比較有特色的,值得去研究的,對自己比較有幫助的?
D師兄:
我覺得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太一樣,每個老師有自己的research interest,比如Prof Chao Gao做High dimensional statistics,如果想了解或者以后做這個方向的,聽他的課會收獲很多。profs們都很強,方向也很多樣化,課程的話主要看自己興趣和方向。
飛彼留學:
在學術方面,學校會提供哪些支持給你們?學生有機會參加教授的科研嗎?
D師兄:
每個人第一學期的時候會分配advisor,之后也可以自己聯系感興趣老師,確定thesis的advisor。還可以選系外的老師做co-advisor。
而且在芝大,你會有很多機會參加教授的科研,大部分教授都愿意帶學生。但是我們系的老師有的已經帶很多PhD了,可能不會帶MA,有的同學就會去找系外的老師做科研,例如booth。只要自己愿意去找的,基本都能找到research機會。
飛彼留學:
學校的career service如何呢?你們是否一開學就會留意學校career service的各種信息?我們應該如何利用學校career service的資源?
D師兄:
因為我不打算找工作,所以不太留意學校的career service。但是我聽說基本career service是沒啥用的找工作還是得靠自己。前幾天有一位上一屆的學姐在地里發過,找工作的信息可以參考一下: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609743-1-1.html
這里面有上一屆MS的去向,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師兄師姐申請的并不是stat方向,有OR,econ,allpied math等等。我們系有時候也會發一下招聘信息,but…一般都是哪個學校招AP,而且很多都是很好的學校,所以幫助也不大。
飛彼留學:
請問師兄你的專業的學生是繼續讀博的多還是畢業后就業的多?
D師兄:
感覺是一半一半,但是中國人里面應該讀博的比較多。
飛彼留學:
師兄在芝大生活了一段時間了,想了解一下,芝大瀕臨黑人區,請問治安如何?你會單獨出校門嗎?
D師兄:
雖然傳說芝大附近挺危險的,而且有時候也會收到學校郵件說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案件,但是我覺得總體上跟美國其他地方差別不大,只要不要大晚上在外面溜達就好了。校園附近是比較安全的,有校警和報警柱,有的同學住得遠的,晚上如果在圖書館自習的話,會搭公交或者校巴回家。我有時候會單獨去上下學,而且我住得比較近,走路到學校就15分鐘。
飛彼留學:
回顧申請,師兄當初申請的時候,有想過被芝大錄取嗎?當初定校的時候,最看重哪方面呢?
D師兄:
沒有當初申請的時候還沒懂那么多,對美國MS、PhD了解也不是很多。當時對芝大stat這個項目也沒有了解很多,選校的時候主要選偏學術的項目,而不是就業導向的項目,希望能做申請PhD的跳板?,F在感覺也很幸運來到了芝大,盡管有的人會不喜歡這里,因為附近治安、冬天寒冷等因素,but I feel ok。芝大還是很適合靜下心來搞學術的地方。
飛彼留學:
申請方面,除了保持好學習,還做了哪些準備呢?在時間和方法上是如何規劃的呢?
D師兄:
整個申請的準備過程,大概分為語言考試、軟實力的提升、選校、申請文書幾個階段,飛彼的老師會在各個階段前提醒我,給我一些建議。最麻煩的應該是英語考試了,托福和GRE,我是在大三把這兩個刷過的。申請中比較重要就是自己的experience,可以是科研經驗、class project、實習等,只要能夠展示自己的能力。我在申請之前在有在學校的實驗室干活,在大三下暑假的時候也找了一份實習。
大四上的時候是飛彼的陳老師和VIVI老師幫助我準備CV、SOP、PS,還有選校。這些工作其實自己如果肯花時間的話也可以完成,但是如果有經驗的人帶著你,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 我是學理科,寫文書這方面的確也需要飛彼的老師幫忙潤色一下。
飛彼留學:
建議師弟師妹應該找哪方面的實習或科研來提升自己的背景呢?還有應該如何尋找和利用學校資源提升自己?
D師兄:
像我剛才提到的,實驗室經歷、課堂project、實習等都會對申請有幫助,要善于在文書中描述自己的經歷,體現自己的能力。當然最好找是跟自己申請方向相關的。學校資源的話,可以關注一下有沒有合適的實驗室,有沒有感興趣的老師,自己reach out去聯系、爭取機會。
飛彼留學:
你覺得自己被芝加哥大學錄取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申請的時候還錄了JHU、達特茅斯、密大等offer,最后選擇芝大,是出于哪方面考慮呢?
D師兄:
一方面是在飛彼的幫助下,把自己的軟、硬件提升到短板比較少;另外兩封UCB professors的推薦信應該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因為我現在跟的老板認識這兩個profs。
而最后選擇芝大是因為芝大stat的確是很好的項目,很多MS alumi的去向很好,prof的方向也很多樣化,所以選擇了芝大。
飛彼留學:
分享會最后,對于即將申請的師弟師妹,或想申請芝大的,師兄有什么建議給他們的嗎?
D師兄:
申請其實也比較玄乎,有時也看運氣。我們能做的是把自己可以提升的地方做到更好,讓自己的CV、PS能match 到自己申請的program。在準備申請、找科研的過程中,很多都是要靠自己去爭取機會的。最后祝大家申請順利,也祝自己今年申請順利~
Q&A
Q1:請問師兄有了解過隔壁的CAM項目嗎?這個項目轉博/暑期實習情況怎樣,這個項目太新感覺網上沒啥消息.
D師兄:
這個項目是最近開的,PhD是兩三年前開始招的,MS是去年第一屆,所以沒有轉博的數據,工作實習情況應該看個人,那些找到工作的都是自己刷leetcode什么的.其實CAM的老師有一半是我們系的老師,也有一些CS、math的老師,所以師資是沒有問題的。可能是因為新開的原因,所以bar比較低。但是我覺得這個項目還是可以的。
Q2:師兄請問芝大旁邊公寓怎么樣?有推薦嗎?
D師兄:
中國人比較多的兩個公寓UPC和RP,我住的是UPC,離學校比較近;RP房子比較新,稍微貴一點,但是離學校比較遠。
Q3:師兄請問統計比較偏學術的項目是不是不太好就業呀?一般統計專業的去向都有什么崗位呢?
D師兄:
大部分是data scientist,美國的崗位可能跟國內不太一樣。美國有挺多data scientist的崗位,一般保險、金融、IT都有。不過就業的事情其實我也不是很了解哈!也有專門做statistical analytics的,在藥廠之類的。
Q4:師兄你好,問下貝葉斯(ABC方向),還有高維,時間序列,機器學習,這四個方向師兄你覺得哪個比較有研究前景,研究難度學術進展分別又怎么樣呢?
D師兄:
這個很難比較吧貝葉斯我不太了解。高維問題其實跟壓縮感知有點類似,都是會考慮sparse的情況,但是在統計里面可能更關注統計性質,inference之類的。我覺得很難說哪個比較有研究前景,因為這些都不是很新的東西,已經有很多成熟的結果的,可能要具體到每個領域里的某個特定問題,才能討論研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