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博士申請鏈頂端的商科博士
錄取名額極少,申請難度大,獎學金名額有限
就算本專業申請也未必能如愿
但想想自己是理科專業
比起商科專業的學生好像又沒有什么優勢
而環顧四周商科專業的小伙伴
績點、語言等背景強悍,競爭可謂相當激烈!
何況是在申請頂端的商科博士
那為何師兄理工轉商能獲全獎錄取?
理工科如何發揮優勢攻破商科博士?
該如何規劃呢?...
不管你是商科還是理工科學生
這場商科全獎博士就讀與經驗分享會不要錯過哦!
讓師兄告訴你如何挑戰高難度申請!
還有手把手傳授申請秘籍!
S同學
香港科技大學—運營管理博士
獎學金:HKD199,920
工作經歷
·Shining Midas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kelihood Lab 聯合創始人
本科
中山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實錄丨
我是本科畢業于中山大學數學系,現在在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ISOM系念【運營管理】專業的PhD的S師兄,希望我本期的分享,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飛彼留學:師兄本科讀的專業是數學與應用數學,最初是考慮申請美國金工碩士的,最后選擇了香港讀商科博,師兄在正式決定申請商科博士之前,經歷了怎樣的心里路程呢?
S師兄:
因為當時還在創業,覺得出去讀一個金工碩士對我自身的價值提升不大,人生的路很長,有的時候不需要急著去做決定,適當的時候停一停,說不定可以有新的發現,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后來,我意識到自己還是想在大學里教書,所以就決定念PhD。
然后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在國際上排名很高(參考UTD Research排名),獎學金非常慷慨,而且PhD畢業的去向都非常不錯,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港科商學院的offer了。
UTD 排名:
https://jindal.utdallas.edu/the-utd-top-100-business-school-research-rankings/worldRankings#20162020
飛彼留學:很多同學會在挑選讀博目的地上有所思考,請問關于讀博士的地區的選擇,有怎樣的建議可以分享給師弟師妹呢?
S師兄:
地區選擇還是要看個人的申請偏好,結合自身當時的錄取情況來綜合考慮。如果自身非常喜歡科研,海外的博士項目還是比較推薦的。
但是我覺得PhD的選擇需要考慮很多因素,不能單單只考慮地點。我建議要從老板、畢業生去向、獎學金等方面綜合考慮。
飛彼留學:你覺得香港讀博的機會與環境如何?可以簡單介紹一下香港博士項目與優勢嗎?你是從哪些渠道了解香港博士項目的呢?
S師兄:
首先,香港博士的獎學金非常充足,足夠一個年輕人有尊嚴的生活和研究(普通的PGS獎學金目前是18030港幣/月;香港政府獎學金目前是26600港幣/月 & 每年有13300港幣的差 旅費;港府獎學金的獲得者HKUST還會授予每年4萬港幣的火鳥獎學金);
接著,PhD畢業生的去向都非常不錯,以我們系和我們的兄弟系為例,最近畢業的PhD全都 place到國內外重點大學做教授(例如:威斯康星?迪遜分校、復旦大學、中國人?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等); 師資非常雄厚,系里的老師均有國際頂級學校的PhD學位,有多名著名期刊的AE。
當時是聽說港科商學院ISOM系開了一個夏令營,就抓住機會來參與了解一下。之后發現自己對這個項目很感興趣,用數學工具來研究生產生活中的運營規劃問題。在申請的時候,飛彼在申請細節上也為我把關。
具體可以參考:
https://pg.ust.hk/prospective-students/why-hkust/generous-scholarship
https://imchen.people.ust.hk/
http://bmvh29.ust.hk/isom/files/OM/News/ISOM_PhDSummerCamp2020_May6.pdf
飛彼留學:師兄目前就讀于香港科技大學,請問師兄在港科大讀書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呢?
S師兄:
HKUST校園真的很美麗,而且在山上在海邊,遠離花花世界,非常適合做科研。清水灣這邊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多吃吃食堂在飯錢上也能節約不少(而且吃的很好)。校園設施也非常新非常豐富,總之可以活的很舒服。老師也很nice。
飛彼留學:那港科大的運營博士是怎樣的一個課程呢?可以介紹一下嗎?
S師兄:
我們系每年大概招收1-2名PhD,也有不招生的情況,研究方向很廣(例如:商品定價、電商平臺管理、消費者行為等等),整個program為期5年,第一年以上課為主,要在第一年內考過博士生資格考試(QE),課程主要是數學和經濟學,課程難度還是相當大的,如果沒有過QE的話,是會被退學的。
接下來的四年要寫paper,target的期刊例如management science, operations research,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production operations management。
飛彼留學:我們都知道商科博士申請門檻是很高的,師兄是轉專業申請的,那難度就更高了,想了解一下師兄身邊的同學轉專業申請的多嗎?大概背景是怎樣的呢?
S師兄:
我這個項目算是商科里面比較偏數學的,所以我本科數學系的背景給我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本科專業的話,我身邊的同學以經管、數學、物理為主。
從本科碩士背景看的話,以我身邊的同學為例,
有美本的同學,例如雙城本科+伯克利 MSC; 也有港本和陸本的同學,例如,港中文; 北大; 復旦大學 + 哥大MSC; 人大; 中科大; 浙大; 同濟本科 + LSE MSC; 南開; 中大; 華科等等。
飛彼留學:請問師兄感興趣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你本科的專業背景對你的研究方向有什么幫助呢?
S師兄:
我目前的研究興趣在:電商平臺的運作管理、稀有資源的分配機制、公共物品的分配機制、運營和營銷的交叉;方法論上,我用數學工具有:機制設計(Mechanism Design),凸優化(Convex Optimization)等。
我本科的專業是我能做研究的基礎,一切嚴格的研究均是以數學為語言的。
飛彼留學:經過了幾個月的學習,你覺得,如果要在香港讀博士,該具備哪些素質?我們該如何把握呢?
S師兄:
我覺得在哪里讀博士都一樣,首先你自己要有很強的自我驅動力,看看自己是否有把問題挖掘到底的精神。僅僅學懂知識是不夠的,讀博士說到底還是知識創新,你是否能獨立思考想出新的東西,并且是有價值的新東西,才是讀博士的關鍵所在。所以在沒有idea,東西做不出來,課程壓力過大的時候,能否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非常重要,讀博士需要有很強的抗壓力。而且做科研急不得,你得要非常有耐心,有的paper前前后后可能要修改好幾年。最后的最后,哪怕被虐得很慘,你也要有信心,哪怕身邊的人都很強,你也要自我肯定,保持動力繼續堅持。
飛彼留學:對于轉專業同學申商科博士需要做哪些補救呢?轉專業申請如何匹配專業與方向?
S師兄:
數學很重要,商科博士的培養主要還是往教職方面培養的,不像計算機博士,將來去業界的很多。所以如果想來商科讀博士,要做好心理準備,會對你的數學要求很高。
其次就是語言的要求,讀博士不僅僅是看別人的paper,你還要自己寫,將來還要參加會議等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這些都對英語的要求非常高。
飛彼留學:而轉專業的同學又該如何發揮本專業的優勢提高商科博士錄取可能性?
S師兄:
以運營管理為例,我們系喜歡招收理工科背景的學生,例如:數學、物理、計算機。
飛彼tips:
師兄在轉專業申請的時候,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想轉的那個專業是什么樣的?能不能讓自己的背景優勢發揮出來?建議積累一些相關的經歷,讓招生官們確信你對這個專業是有深入了解、并且有足夠的能力勝任。
飛彼留學:接下來我們回顧師兄的博士申請吧,師兄當時是如何規劃的呢?如何有效規劃大學四年本科生活呢?
S師兄:
首先本科的GPA很重要,我本科花了很多時間將GPA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所以建議學弟學妹們要好好學習,好好考試,踏踏實實的;
接著對外交流很重要(對于大陸本科的學生),我本科曾赴伯克利交換過一個學期,并且成績不錯,這個經歷可以證明你在異國他鄉生活學習的能力,并且可以得到高質量的推薦信;
科研、比賽、實習也很關鍵,我本科曾赴美參加過一些比賽,并且參與了一些和量化交易有關的實習。
總而言之,本科期間要好好學習。
飛彼留學:在規劃的時候,對于申請非本專業的同學來說,更加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S師兄:
重點需要看目標項目想要招什么樣的學生。當你清楚了目標專業的需求,你只需要對著那個目標努力就好了。
比如OM系,看中你的數學背景,你的簡歷上最好能有一些可以體現你數學能力的地方,或者能體現你科研能力和決心的地方。
而且博士申請,GPA還挺看中的,我這個項目基本都是招排名非常靠前的學生。因為商科招生人數太少了(以我們系為例,每年招收0 - 2個PhD),所以任何可以讓你脫穎而出的閃光點你都要努力展現出來。
飛彼留學:說到規劃,不得不提背景提升,請問師兄在背景提升這塊,師兄有什么建議可以分享給大家的嗎?
S師兄:
之前中大有伯克利交換項目,這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體驗,我不確定現在還有沒有,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在暑假的時候試著申請一下美本的暑期課程,時間雖然短一些,但不會耽誤中大課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具體的你們可以多多咨詢飛彼。如果想要去業內,就多多實習,如果想走科研,就找準機會多做點項目。
飛彼tips:
現在很多官方合作交換項目已經取消了,但是名校有很多開設暑期學校,只需要有合格的語言成績就可以申請;此外也有很多學校開設了暑期科研項目,不過暑研的申請門檻會比暑校高很多,最好提早在自己學校積累相關的經歷。
飛彼留學:師兄是通過夏令營拿到這個博士錄取的,請問師兄,香港的夏令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我們應該怎樣去把握這些機會?
S師兄:
港校夏令營說白了就是提前批,如果在夏令營表現的好,是會提前發offer的,我就是在這個階段拿到錄取的。
夏令營相當于給有讀博想法的同學一個深入了解的機會,算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吧。
具體要求和情況可參考去年的夏令營:
http://bmvh29.ust.hk/isom/files/OM/News/ISOM_PhDSummerCamp2020_May6.pdf
飛彼tips:
香港目前有不少學校和專業開設了提前申請的通道,例如師兄參加的港科夏令營。此外,港中文也有開設招生夏令營,目前申請正在開放中;港中文的工程學院也有,目前在開放中;港大今年開設了8周的暑期科研,實際上也是為了提前招生的。還有像熱門的專業計算機,還有提前批的申請,具體的信息同學們可以再咨詢我們!
飛彼留學:師兄是Shining Midas Investment Management和Likelihood Lab 聯合創始人,相當優秀哦!可以介紹你們創立的這個公司和似然實驗室的情況嗎?請問從一個管理者的角度去看,你們是如何挑選學生進入似然實驗室的呢?如果要進入似然實驗室,自己要具備哪些品質呢?
S師兄:
似然是一個很不錯的平臺,可以讓本科生有機會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可以嘗試一下做科研的感覺。
現在似然暑期科研貌似招收的人數有控制,也是想團隊小一點,每一個發揮的作用可以更大一些。素質的話,我覺得數學和編程能力比較重要,具體的要求就要問現在的負責人,我現在也不清楚!
飛彼留學:師兄有這么好的創業經歷,后面為什么選擇讀博士呢?在這兩者之間你是怎么取舍的?
S師兄:
因為創業的經歷讓我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我感覺自己還有好多東西需要學習,自己還有好多東西都不懂,所以我想要讓自己靜下心來,能好好地鉆研出一個自己的東西,就選擇讀博了。
此外也想去高校做老師,港科phd的高校placement很不錯,這也是一個原因。
飛彼留學:如果要沖擊名校,早規劃是很有必要的,當然除了規劃,博士的申請,文書、面試、套磁,這些都是很關鍵的,請問師兄是如何把握這些環節的呢?
S師兄:
如果參加了夏令營,一定要好好把握,讓老師們可以記住你,有可能可以拿offer。
我當時申請的時候所有的文書和面試都是自己準備的,不得不說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不過有飛彼幫我最后把一下關還是讓我放心不少。
飛彼留學:接下來想了解一下關于就業的問題,請問香港商科博士的去向有哪些?具體有哪些機會呢?
S師兄:我覺得【就業】是【所有】要讀phd的人都要【最關心】的話題。
如果讀了就業不好,為什么還要讀phd呢,目前我們系還有兄弟系的placement都還可以。
最近畢業的PhD全都place 到國內外重點大學做老師(例如:威斯康星?迪遜分校、復旦大學、中國人?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等);
港科商學院Finance系也很強,去年有一個PhD place到 LBS了,還有人拿了哈佛的面試,總之好好寫paper,畢業應該可能去985做AP,具體的情況還要在上market那年具體來看。
飛彼留學:最后,對將來要申請商科博士的師弟師妹,有哪些建議可以分享給他們呢?
1)想清楚讀phd是為了什么。目前來看讀商科phd就是為了當高校老師做研究的,所以如果你不喜歡這個職業,就不需要考慮讀phd;
2)要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的數學能力、心理素質真的過關了嗎?我們這邊挺多中途退學的;
3)如果選擇了這條路,就要有信心,堅持走下去!
Q1:QE的通過率高嗎?如果不能通過會怎么樣?
S師兄:港科商學院的phd每個人有兩次QE的機會,如果兩次都掛了就退學了。我身邊挺多例子的。通過率我覺得大概在60%左右。
Q2:申請港科商學院需要套磁嗎?
S師兄:不太需要,OM系招生是committee制度,一個老師說了不算。
Q3:不能通過的學生會有學位嗎?
S師兄:沒通過的學生會拿Mphil學位走人
Q4:對于港校來說Mphli的申請難度不是會比phd更大嗎?那這樣的話會有同學故意不通過QE嗎?
S師兄:不太會有這種操作,大家讀了都基本上還是好好考的
Q5:港科廣州是什么樣的情況呢?
S師兄:這個也很香,目前招收mphil和phd,工資應該和香港這邊是一樣的,每個月18000+港幣,這個學校目前招的人都在香港,2022年廣州校區建成以后會搬遷到廣州。
Q6:師兄在申請商學院之前有了解過港科理學院暑研的項目嗎?
S師兄:了解過,但是我個人的興趣不在理科,所以就沒有申請。有可能可以通過理學院夏令營拿到phd offer,目前我認識兩位中山大學的同學成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