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黄色精品/天美传媒国产原创av中文字幕/国产裸体免费无遮挡/最近更新中文字幕

案例分享

To Share

分享實錄丨右手哥大、賓大等化工offer,左手世界500強名企工作,師兄教你走向人生最高峰?


自古有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師兄為何能右手哥大、賓大錄取,左手世界500強offer?

美國高難度化工申請秘籍是什么?

想知道師兄如何把夢校全部收入囊中嗎?

想知道如何收獲名企offer?

  ......


不知道沒關系

來聽聽C師兄是怎么做到的吧!


分享嘉賓
FEIBIEDU



飛彼學員丨C師兄


錄取丨

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工程碩士

賓夕法尼亞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碩士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碩士

康奈爾大學—化工工程工學碩士

康奈爾大學—化學工程理學碩士


目前工作丨

世界500強—聯合利華


本科丨

華南理工大學—能源化學工程

GPA3.43  TOEFL 96  GRE 319


分享實錄丨


C師兄

大家好,我是C師兄。于2020年本科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目前以管理培訓生的身份在聯合利供應鏈部門工作。本期很高興能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歷。

 

名企工作經驗分享



飛彼留學:師兄目前在世界500強工作了一年多了,之前是拿到工作offer所以選擇defer一年,今年又defer一年,師兄可是選擇了全美TOP10的賓大,能夠有兩次defer機會的真的不多,請問師兄為何有這樣的選擇?

 

C師兄

為什么要defer:

去年defer主要是以下兩點原因:

安全因素:國外疫情較嚴重,大部分學校都封閉了校園

留學體驗:我認為線下的學習生活本身也是留學的一部分,所以希望等學校能較大程度開放校園以后再去

 

為什么要defer2年:

外因:國外疫情依舊嚴峻,簽證名額緊缺

內因:在聯合利華工作了一年以后,發現未來的發展還是挺不錯的,公司對管培生的輪崗計劃安排的也很充實,比如我第二年是到上海的總部去接手更具挑戰性、貼近前端的業務,因此我想繼續工作一段時間再確認自己的需求:是通過累積工作經驗來暴露自己更多的缺點,再出去讀書;還是干脆直接放棄出國讀書。

這一點我也還在探索當中,有機會的話希望能跟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飛彼留學:工作與留學之間,如何平衡?如果賓大真的不批你再次defer,你會有怎樣的考慮呢?

 

C師兄

我認為我會直接放棄賓大的offer。

 

其實我本身是傾向于就業而非往PHD方向深造,所以即使出國讀書也無法回避就業的問題。

就業無非就是回國參加秋招和在美國尋求工作機會。

 

如果是回國參加秋招,現在秋招的人數逐年增長,而且整體的學歷水平也都拔高了。口碑好、熱門的企業崗位也都是稀缺的。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放棄了現有的還不錯的offer,代價還是挺大的。

 

如果是在美國尋求機會,這也是我最初的目標。但是疫情以后據說在美國找工作的難度會增加,所以這條路的風險也不低。

 

綜上,如果非要今年就做一個選擇的話我就直接放棄賓大的機會了。但是如果有多一年的緩沖期,我能有更多的機會找到自己的不足,這樣以后如果能再出國的話可以對癥下藥;而且有過工作經歷再去讀書,未來無論是回國還是留美工作,由于對各行業的商業模式、公司業務流程有了大概的了解后,更有助于我找到適合我、讓我感興趣的工作。

 

飛彼留學:下面能和我們分享一下世界500強名企的工作現狀嗎?身邊的同事都是怎樣的背景呢?

 

C師兄

大型外企的各個部門職能分工明確,工作流程規范化,會注重人才的培養;

 

我這個崗位的話,每半年需要到總部跟總監匯報一次近期的工作成果,這個頻率還是挺高的。而總監們會根據你的KPI完成情況、LM的評價、現場展示的效果來評分,而且是3屆管培生都參與評分的,所以工作氛圍而言壓力不小。

 

至于匯報的工作成果,除了自身的努力,還跟你接的項目、LM給的資源有很大關系,這個就不多贅述了。

 

身邊同事背景:我所認識的管培生至少是本科211的;80%擁有碩士學歷,海歸人數占比60%以上;學校的話清華、上交、浙大、同濟、IC、UCLA、哥大的學歷都是有的。

 

飛彼留學:如果要進世界500強名企,需要在大學期間培養哪些能力與素質才能受青睞?

 

C師兄

我認為各個公司應該都差不多,除了特別的技術崗需要到專業知識的儲備(IT的程序員、汽車機械結構設計工程師這類),其實大部分崗位而言企業更看重的是這個人的軟實力,包括:

 

學習能力。很多時候,新人進去其實就是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學習到這個崗位需要具備的基本知識和工作流程,大部分內容是大學接觸不到的,而且也沒“課本”可以給你翻,而是需要現學。

 

邏輯感。邏輯包括:看事情維度的多樣性,能否形成分析問題的框架,而不是點對點的發散性思維;表達有邏輯,具有層次,比如分析一個事的時候快速分出重點,并逐項列出。這一點的話大家平時可以多看時事評論,或者參加一下辯論隊。

 

團隊協作能力。如果你能完成接到的10個任務,這很棒。但是如果給你100個,1000個,還能按時保質完成嗎?所以企業更希望看到你在完成了一個任務的時候,能形成一套標準的程序供別人參考。絕大部分時候,一個人是無法推進一個項目的;絕大部分時候,類似的問題會高頻出現且不是同一個team去解決。所以,你能留下來的“Legacy”就很重要。

 

基于這點而言,大學期間可以參加學生會,但重點不是平時干了多少“臟活累活”,而是如何去drive一群原本可能不愿意聽你話的人去干活。

 

Office 軟件非常重要。擁有強大Excel、PPT的技能簡直就是寶藏。

就我這個工科生可言,本科用Excel處理海量數據的情況不多,而且基本上表格搭建好也是只給自己看的,所以Excel技能是不太OK的。而工作中大部分的交流首先看的就是數據,而且這個表格的搭建很講究,考察的就是剛剛講到的邏輯感,如何搭建表格才能盡可能把一個事情講完整、講明白,而且數據能夠實時更改。當然,企業里數據分析的軟件很多,PowerBI、Python這些都很強大,但是Excel是基石,Excel能反映一個人思考的維度和深度,Excel用的好其他基本都沒問題。PPT就更不用說了,story telling的能力每個企業都很看重。所以大學期間各位盡量都去參加外部比賽,比如是快消、咨詢行業舉辦的商賽,數學競賽等,這些都很鍛煉Office軟件使用的能力和上述提到的團隊協作能力;有做PPT機會一定要珍惜,而且多找人聽你講,看你講的別人能不能聽得懂、感興趣繼續聽下去。

 

飛彼留學:好的,師兄覺得目前的工作對你以后留學有哪些影響與啟發呢?

 

C師兄

工作塑造了我對“職業經理人”的認知,即工作了以后需要逐漸擺脫“學生思維”,比如:做事情不要總當成考試、解決問題一定要involve盡可能多的人而不是一個人把所有決定做了最后出了事自己背鍋等等。其實很多的思維我在本科的時候都可以有意識地去鍛煉,但可惜工作之前我還不具備這樣的認知。所以如果未來再有機會出國留學,我會在讀書期間有意識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更清除自己想要什么。

 

工作讓我對行業有了新的認知。學生時期我們可能都聽說互聯網、金融給的錢很多、制造業很辛苦、化工行業很危險等等。但工作了以后會對行業概況、運營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這樣一來,出國留學可以作為轉行的跳板,相當于有了第二次擇業的機會。這也是我當時選擇賓大的原因,因為賓大工學院是允許在讀期間轉專業的,并且允許修沃頓商學院的雙學位,外部實習機會也多,這個后面我們會接著談到。


申請規劃與準備



飛彼留學:接下來,我們回顧一下申請吧!

師兄是我們飛彼去年2020fall第一個拿到頂級名校全勝錄取的學生(哥大、賓大、JHU、康奈爾),相當優秀呢!

想問問師兄,自己拿了這些名校錄取的關鍵因素是什么?你大學四年又是如何規劃的呢?

 

C師兄

一、當時GPA不高主要是因為我的專業存在不少壓分的科目,但是國外一些高校對某個國內大學的往屆學生的GPA是會有一定參照的比如有些學校的整體GPA可能會松一點,那他們今年接到申請的話也會跟往屆該校的學生進行對照;而我的GPA在我們學校或者我這個專業來說還算是OK的,有不少科目都是專業前3,所以這一項對我來說不算是一個劣勢;

 

二是科研經歷,這應該是理工科學生必備的硬背景之一;我大二就開始進入實驗室,和師姐、導師一起做科研,課題方向是高性能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和性能分析,最后成功在SCI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三是校園活動經歷,我大一就加入了學生會,這個部門比一般的大學的部門要“忙”很多,因為每周都要參與例會,也要學習各種軟件(Adobe大禮包),在別人都還在適應大學生活的時候我就要開始出各種部門的任務,到入學三個月的時候還要進行非常正式的答辯等等;最后我也擔任了這個部門的部長,為部門革新做了不少比較大的貢獻,因此我在PS中也強調了這段經歷給我帶來的收獲和成長;

 

四是大三下學期我在聯合利華暑期實習經歷我在這兩個月的暑期實習中,獨立領導、完成了兩個項目,并在終期答辯中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獲得MT的Offer;這段含金量較高的實習經歷也為我的簡歷增添了光彩,我也讓文書老師要在文PS、SOP中著重體現。

 

捋一捋上述的經歷,其實飛彼從中給了我很多指導性的意見;包括我對科研、考試、實習的取舍;尤其是:實習經歷也是因為飛彼一直催著我才去找的;當時投各大公司暑期實習的簡歷被拒到怕了,不過在最后關頭,那個500強的公司錄用了我。

 

綜合考慮我還是決定去平臺相對大一點的外企以豐富我的履歷。值得一提的是,飛彼創始人王博當時已經答應我,如果我沒能找到暑期實習的話,可以去他的公司(化工相關)做相關的實習工作,這也算是給我兜了個底吧,說明飛彼還是會把整個方案都做到細致的。

 

飛彼留學:C師兄,上述提到的幾個總結非常詳細 ,對于第一第二點:1.華工對于GPA 確實是有普遍壓分的形象,GPA我從大二3.12到大四的3.42一直見證師兄不斷提高的。很多人覺得GPA和其他科研和活動很難兼顧,但是你卻都有兼顧,這個問題你怎么看呢?

 

C師兄

首先明確一點,其實大學期間可支配的時間是足夠的,所以只要愿意花時間是可以同時兼顧GPA和其他科研活動。

 

大一的時候沒有意識到GPA的重要性,幾乎就是處于瘋玩的狀態,所以績點特別低,雖然沒掛過科,但是有不少科目都在及格邊緣。是到了大二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這樣下去不行,才開始抓績點;另一方面,學院為本科生提供了一些實驗室的資源,我當時想借此機會摸索自己的發展方向,所以也積極地申請加入實驗室。

 

大二我是這樣過來的:

首先時間一定要規劃好,我不太支持期末前1-2周曲線救國,平時上課的時候至少提前預習一下,看不懂的作業來補;哪一天去實驗室,哪一天準備復習功課or語言學習,做一個“to do list”以后會發現原來打勾是如此的快樂。

其次,明確自己當下Priority是什么,一定要學會拒絕,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值得當下的你去做。

我記得最瘋狂的時候就是大二上,那個時候部門剛換屆,當了部長,接手了很多新的活,還要拍換屆視頻,籌辦年會;一周還要挑時間去實驗室;臨近期末就在實驗室做完實驗去圖書館刷題,錯過了班車晚上騎單車或者跑步回宿舍......基本都是按照我每周制定的計劃,嚴格執行。最后那一個學期的成績應該是專業第二,然后換屆視頻也拍完了,年會辦的也不錯,有的師兄說那一年的年會是他參加過最棒的一年。

 

飛彼留學:作為曹師兄的留學規劃導師,我見證了他每個階段他的成績+實習+科研+個人生活的各方面的不斷提高,尤其是師兄的成績一直不斷的提升, 這個在海外院校看來是非常有潛力的,也是加分的因素。

說到總體規劃 很多同學應該會對背景提升的話題會比較感興趣。在留學申請中,理工科與文商科的背景提升方面的側重點會不一樣,理工科更偏重科研方面,那請問師兄,對于背景提升,你又是如何規劃的呢?

 

C師兄

理工科的話確實比較注重科研經歷和相關的實習經歷!

首先,大一或者大二無論本身是否選擇出國讀研,都應該找科研來做,上面說過不試試看怎么知道自己喜不喜歡,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塊料呢?

 

其次,能發文章最好,但是發不了的話也沒關系,你收獲了科研經歷,只要后期好好敘事,也會成為PS的加分項。

 

然后大二大三的時候可以找大賽/實習來做;比賽盡量找國家級、國際級的,像化工相關的可以找:三井杯,全國大學生化工安全設計大賽,挑戰杯,互聯網+結合化工領域方向、chen-E-car甚至數學競賽都行。不過不建議參加過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集中精力參加1-2個就好了。

 

除了科研/比賽經歷,實習經歷也很重要;大三暑假是最后的,也是最珍貴的實習時間段了。

 

科研與實習


飛彼留學:我記得師兄也是有參加過華安賽的(華安=化安(全國大學生化工安全設計大賽)), 可以給我簡單的介紹下這個項目,還有你做的課題?

 

C師兄

華安賽是華南理工和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聯合舉辦的,關于化工廠安全項目設計的一個比賽,課題是年產30萬噸MDI,因為MDI涉及到劇毒的光氣,所以我們采用了這個產品。

 

飛彼留學:師兄剛剛在第一個問題里面提到, 好好利用華工這個平臺, 華工對于出國的學生有什么樣的機會呢?

 

C師兄

科研的話有非常多的項目,可以說不怕你找不到,就怕你不去找...SRP,省創,國創,百步梯攀登計劃.....

 

就算沒有上述項目,也可以主動聯系任課老師,或者發郵件、直接去辦公室找導師。通過微信添加在實驗室的師兄師姐,表達自己對科研的熱情,無需任何特殊技能,基本上都會答應的。我就是通過主動添加在實驗室的師姐進入實驗室做科研的。后面也是跟著這個課題組做了國創、挑戰杯等科研項目。

 

至于出國的話,學校有一個“SCUT海外交流”的公眾號,每個學院都有合作的高校。你可以在“SCUT海外交流”公眾號或者直接上華工官網就可可以找到這個平臺;在這里可以找到非常豐富的2+2項目,暑研項目,季度交換項目,像我們學院跟劍橋、UCB、UIUC都有合作。

 

平時也可以多關注學院的群,一般到項目投遞申請的時候,輔導員和教務老師都會把項目發出來的。我知道不少申請者通過暑研的機會拿到了外國學術大牛的推薦信,然后沖擊名校PHD的。所以 出國交流的項目也是可以考慮一下的,華工也有這個資源。

 

飛彼留學TIPS

我這里補充幾點:

1.每個學校(不單單是華工)都有很多相關的學校平臺給到學生去自我提升的,例如uci 也是有項目可尋。例如最簡單粗暴的,師兄剛剛提到的和實驗室的師兄師姐抱大腿,這個也算是比較常見的尋找科研的方式。

2.就是學校國際交流部或者教務處都有大量這樣的資源信息。例如師兄剛剛提到的加州伯克利和化學系也是有合作暑期科研項目

3.對于大一大二的學生,每個高校都有自己的(出國留學的政策)這個也是一個很好的資源。

 

飛彼留學:師兄你建議師弟師妹應該找哪方面的實習或科研來提升自己的背景呢?

 

C師兄

科研還是要看興趣,或者說緣分吧。因為大一大二沒接觸過,所以可以在學院官網了解不同領域的導師們都在做什么,如果覺得感興趣可以直接問師兄師姐or直接郵件問導師。除了極個別的導師,絕大部分的導師都是很nice很厲害的,所以不用擔心被坑。

 

至于找實習的話,市面上的實習主要分兩種:日常實習和暑期實習。

 

日常實習的特點是:規定上班時間需要達到:每周X天,連續上滿X個月。日常實習崗位有空缺是因為一些較枯燥重復性的工作急需人手而產生的,所以主要目的并非考察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但是通過日常實習我們確實能迅速積累工作經驗,意識到學生、職場的差距,也能為未來找工作添磚加瓦。

 

而暑期實習的特點是:大部分企業只招大三學生,而且一般是大企業。只在暑期開放招生,而且招聘渠道相當正式,形式上與秋招沒有太大差別。其目的就是招兵買馬,大部分暑期實習是含轉正Offer。

 

當你獨立完成了一些項目以后,你的軟、硬性實力都會有質的飛躍,分分鐘可以收割轉正的offer。所以,我認為暑期實習是優先選擇的實習種類;當然,日常實習也是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

 

大三之前,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去大廠進行日常實習,但是一定要跟任課老師溝通好

雖然說大一大二也可以蒙混進暑期實習,但是如果真被發現了就不太好了。

 

飛彼留學:從師兄簡短的對話, 可以看出暑假的是實習對于師兄來講影響非常深刻。正如師兄第一個問題說到的,去年暑假,我們公司有提供工作崗位做保底 ,但師兄是投了很多份實習的,可以說下有哪些?

 

C師兄

投了美的、美孚、寶潔、聯合利華、瑪氏、殼牌、通用電氣、陶氏化學、巴斯夫 


飛彼留學:很多學生問到,申請過程中,是否需要多份實習?這個問題師兄怎么看?

 

C師兄

主要看實習經歷的匹配度和含金量(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數量未必是最重要的。

 

飛彼留學:在我看來, 師兄是把一份實習工作做到了極致(因為這個企業還沒有結束實習就給他拋來了橄欖枝)拿到了正式的offer。是如何拿到名企的實習offer并且轉正的呢?

 

C師兄

轉正的話:100%付出+對項目的方向把控好+遇到給力的老板+良好的結果展示。

 

彼留學: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同學,因此,在決定留學后,一定要做好詳細的留學申請規劃,為我們的申請添加更大的可能性。那除了規劃,我們還需要注意什么呢?選校,選專業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想了解一下,化工出國深造目前熱門方向都有哪些?我們要怎樣選擇?

 

C師兄

熱門方向有:化工的計算模擬,鋰電池、鈉電池,過程控制,小分子探針等等,我覺得好像沒有不熱門的,只有你不感興趣的。

 

當下計算機非常火熱,如果化工能與計算機結合,形成交叉學科的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比如康奈爾大學、威斯康星麥迪遜的計算機化學模擬都是挺好的。

 

當然,其他的科研也非常有前景;比如鋰電池,我有一個師兄是2014級的,在美國修讀化工博士,方向就是鋰電池相關的,甚至能和去年的諾獎得主共今晚餐,討論科研問題,而且這對于他們來說似乎不是太特別的事情,就單純的discussion......

 

所以,還是建議各位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如果說沒有特別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電池,化工過程、分子模擬,過程控制。


選校與選專業

飛彼留學:上述已經提到,師兄在企業實習的時候,表現出色,企業直接給了轉正(還帶有高薪)所以師兄對于出國和就業猶豫了。

后來在師兄在選擇申請學校的時候,并沒有申請很多,可以說下你當時是怎么選擇學校和專業的呢?

 

C師兄

我現階段對于科研還不算特別感興趣,所以主申的是碩士;偏向于就業,所以選擇了4所綜合排名比較高的學校;當時想著如果一所都不要我,我就去就業。

 

賓大的話綜排高,工學院規模也大,從去年開始Wharton商學院就允許工學院的人去選課,而且工學院還可以修雙學位、轉學分、轉專業,自由度比較高;地理位置在費城,對于碩士就業也是不錯的機會。

 

Cornell是兼顧了綜排和專排,它的工學院在IVY中應該是除了MIT和大S以外比較出色的。

 

JHU學術氛圍濃厚,轉博是個不錯的選擇。

 

哥大跟賓大差不多,不過確實有點貴。


關于文書

飛彼留學:師兄,很多學生關心一個問題,就是在文書方面,我們該如何體現我們的優勢,突出自己哪些能力才有可能被學校青睞?

 

C師兄

我覺得突出自己最想被突出的能力吧。比如我自己就想重點突出實習經歷,因為那兩個月給我的感觸實在是太深了。而飛彼的文書老師比較好的一點就是,他們會讓你事無巨細地把你所有的經歷都加進去,越多越好,順序什么的也無所謂。最后會讓你選擇某種風格,什么嚴肅型歡快型學術型等等;并且會詢問你最想突出的方面;這個我覺得挺重要的,文書是你大學幾年的濃縮,是靈魂,也是給自己最好的交代。能寫成自己想要的并且符合學校要求的風格,很重要。


給你們的建議



飛彼留學:這個我補充說明下, 文書主旨是反應申請者最真實真切的想法, 所以我們會盡可能的挖掘學生身上任意一點內容,以達到每個學生的材料都是個性化的。

經過整個申請季后,師兄覺得如果要申請化工項目,申請者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呢?適合怎樣的學生申請?

 

C師兄

1.無論申請什么專業,一定要搞好GPA,考試一定要好好考。尤其是,還“年輕”的同學,一定要把分數刷得高高的。

如果前面落下了,后面追就會很無力。我荒廢的大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專業靠前的同學都是大一就很高,后面幾年維持水平。而如果大一就落下了太多,就算窮追不舍也很難磨平那個差距。因為科目學分累積越多,GPA越難“動”。

平時可以多跟老師交流問題,一般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如果你差那么幾分,老師都會拉你一把。

 

2. T、G盡量早考。根據我和飛彼定制的路線,是從大二寒假開始就進行托福、GRE的考試準備的。盡量早出成績,這樣大三可以參加比賽、找實習、做科研留有更充分的時間。

而且作為過來人我建議其實可以先考GRE,因為通過備考,詞匯量會有明顯的提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基本面對托福的閱讀寫作就是“降維打擊”。

 

3.培養科研素質。基本要有閱讀文獻,實驗室工作,分析實驗目的、步驟、改進點,與師兄師姐/導師交流探討,寫綜述/論文這樣一套系統的、完整的科研研究過程(文章是加分項,有最好,沒有也沒關系)

4.拿得出手的大賽經歷/實習經歷。

 

飛彼留學:經過這段時間的留學準備,申請,包括就職工作了一段時間,可以大致談談對不同行業的一些看法?

 

C師兄

值得肯定的是,現在確實是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行業的天下,這些行業由于處于紅利期給的起薪高,上限也高;

 

但是,化工是一個需要沉淀和積累的行業。三傳一反,真的讀完本科就能懂嗎?能懂多少呢?能在現場進行運用,為企業帶來利潤嗎?其實它的門檻更高。比如它直接就只招碩士甚至博士,然而可能只是去到一線進行操作。等你對這個行業有了足夠透徹的了解,是需要一定的學歷背景的;后面再晉升上去就是越老越吃香了。

 

再者,化工畢業,也不是說一定就去化工廠、做研發(做研發最好還是念個Phd吧)。比如投行證券部門也有化工、能源的投資產品,招人需要招有化工背景的交叉人才;各大企業的管培生,火爆的互聯網PM,不限專業,這個時候如果你是名校畢業的化工學生,但是也具備他擁有的素質,也可以去投遞。

 

美國有一句話說:“Chem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can do anything.”

 

綜上所述,方向很重要。如果各位覺得CS、EE、統計、金融等行業非常吃香,趁早轉專業,這對人生道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旦選擇了化工的話,也要想清楚自己是想讀碩士還是博士,想要留美工作還是回國發展;選擇化工也不是一定意味著進化工廠,還是有其他選擇的,最近國家在走“碳中和”的路線,未來化工/環保行業前景應該是很光明的。

 

如果是讀碩士+就業,建議選擇綜排較高、地理位置好的學校;

 

如果想讀博士,建議找準自己的研究方向,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導師,并且自己一定要投身于科研事業中,永不放棄,永不后悔。

 

如果沒想好讀博還是讀碩,可以先申請MS(Master of Science),很多學校都允許理學碩士轉博士的,而且一般有了美國碩士的學位,申請Phd有更大的機會沖擊名校/大牛課題組。



 

告訴我們

Tel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