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黄色精品/天美传媒国产原创av中文字幕/国产裸体免费无遮挡/最近更新中文字幕

案例分享

To Share

分享實錄丨港大CS全獎研究型碩士師兄帶你讀懂研究型項目申請關鍵!

聽說香港TOP3“搶人大戲”已提前打響!

港大和港中文計算機的提前批!

港科ECE博士的提前批!

已經開放!已經開放!

OMG!

還沒點心理準備,申請季已經到來!

迷茫!不知所措!


 

沒關系!

如果你的目標是研究型碩士/博士

正在努力準備卻艱難前行!

如果你對未來申請還存在疑惑

希望能加深了解拉近夢校距離!

......

 

本期讓香港大學CS研究型碩士Z師兄和你一起深談香港研究型項目申請!香港研究型項目究竟是怎樣的,青睞怎樣的學生?讓師兄為你一一揭曉!

 

 

分享嘉賓


Z師兄


香港大學

計算機科學研究型碩士,獎學金HKD207,960

 

本科:清華大學—自動化



分享實錄丨


Z師兄:

大家好,很榮幸能受到飛彼的邀請,分享一些微薄的經驗。我本科畢業于清華自動化系,在2019年開始在飛彼的幫助下,申請香港和美國的計算機專業的學位。在2020年被香港大學計算機系錄取為MPhil,也就是研究型碩士。就讀一年多后,在2021年年底申請轉為港大計算機系的博士。目前我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人機交互,老年健康輔助的方向。

 


港大,我心儀的學術殿堂





飛彼留學:師兄目前在港大讀書,可以和我們介紹一下港大的留學情況嗎?港大是一所怎樣的大學呢?

 

Z師兄:

好的,港大是港三之一。在學習方面,港大有著活躍的學習氛圍以及優秀的學習條件。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的學習任務多種多樣,同時學校也會經常舉辦學術講座或者其它類型的學習講座供大家交流知識,拓展視野。校內的圖書館以及學習場所也十分充足,沒有疫情時,上座率很高。

 

生活方面,校內飲食多種多樣,也有免費的運動場所。相比香港中文以及香港科技,港大在繁華的港島區域,生活便利,食肆眾多。閑暇時也可20分鐘內前往中環灣仔或者花1小時去爬太平山。

 

另外交友方面,學校內在疫情不嚴重時,會有很多社團活動方便大家豐富社交。在港大的宿舍入住的話,宿舍的社交活動也非常多,很容易結識新朋友。總的來說,港大是一所既很適合學習,生活也很舒適的學校。

 


港大計算機科學MPhilPhD項目詳解





飛彼留學:那師兄所讀的計算機科學研究型碩士究竟是怎樣的項目?和我們介紹一下吧!

 

Z師兄:

我所讀的計算機科學研究型碩士全稱是Master of Philosophy(MPhil),類似于Doctor of Philosophy(PhD),是更偏學術研究的學位,一般是兩年制。不同于一般的授課型碩士,計算機科學研究型碩士主要的日常與博士并無區別,主要還是做研究,而少上課。不過一些文科的研究型碩士甚至是博士還是上課為主。

 

畢業要求上,研究型碩士需要發表1到2篇論文。不過,能否畢業很大程度上也是跟自己的導師要求有關。一般來說,研究型碩士畢業之后,大多數的同學會選擇繼續深造。要么在畢業之前申請本校轉博,要么申請別的學校的博士。當然了,直接畢業參加工作的也有。一般來說,畢業的同學會利用自己的學術成績,申請一些企業的研發崗位的offer。

 

 

飛彼留學:師兄你所讀的專業招生如何?同學的背景都是哪些專業哪些學校的呢?大概的錄取率是多少呢?

 

Z師兄:

我所讀的計算機科學專業現在依舊是一個熱門的專業,一般信息科學的系都能夠申請到計算機科學專業,但是要求也會挺高。本身本科計算機專業的已經挺多的了,轉專業申請到計算機科學的也會很難,學校面試會非常注重數學能力以及編程能力。大概的錄取率并不清楚,但是并不會特別高。我身邊的同學,一般都來自排名靠前的學校,比如清北,浙大,武漢大學,華中科技,還有港科大,港城大等。他們的專業大部分都是計算機科學,或者至少也是信息專業。

 

 

飛彼留學:那你們專業的畢業生去向如何?繼續讀博士的同學占比多高?如果是就業的,都有哪些去向呢?

 

Z師兄:

計算機科學的研究型碩士一般都是繼續讀博士,很少有直接畢業就業的(可能也就幾個)。就業方面,我暫時了解的基本是博士之后就業的。就業去向一般是大型IT公司的高級研發崗位。也有留在香港依托學校和政府的資助,進行創業的,方向也是信息方向。也有繼續往學術方面的深造,繼續讀博后。

 

 

飛彼留學:如果是繼續讀博的話,選擇海外攻讀博士還是繼續留港讀博的多呢?轉自己學校的博士需要走什么樣的流程?有什么要求?

 

Z師兄:

繼續讀博的話應該還是留港讀博的多。因為一般來說,研究型碩士是可以直接轉本校博士的(同一導師),而研究型碩士所做的研究成果是可以直接算作博士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說,若能申請到直接轉成博士,讀研究型碩士相當于直博。若是選擇海外攻讀或者換學校繼續攻讀,則需要重新開始讀博。當然了,這樣的操作保證了自己起碼有一個碩士學位。至于轉自己學校的博士,最重要的就是導師的認可。只要有導師的認可,其他的也只是走個流程,包括中期考核,重擬的學術計劃等等。要求方面,需要至少有一篇論文發表。

 

 

飛彼留學:說到博士,請問師兄研究型碩士與博士都有哪些方面的區別?這兩種項目分別適合哪些同學申請?

 

Z師兄:

計算機科學研究型碩士主要的日常與博士并無區別。兩者可選的課程是一樣的,只是在數量上,碩士要求基本只是博士的一半,因此研究型碩士的學業壓力基本是博士的一半。同樣的,研究型碩士和博士每月所發的獎學金也是一樣的。兩者不同點在于,畢業要求上,博士所需要發的論文數大概是3到5篇,而研究型碩士只需要1到2篇。而在時長上,研究型碩士一般是兩年,博士一般是4年。考核方面流程基本都是中期要進行考核,做一個研究進程匯報。方向方面,雖然研究型碩士和博士基本是搞學術研究,但因為畢竟研究型碩士周期短,所以研究型碩士一般依托于一些短期項目,而博士一般是專注于一個研究方向。兩者的這種研究目的,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日常研究的重心,比如說研究型碩士一般會做應用型研究,而博士一般會做學術型研究。當然了,兩者也是可以共通的。

 

 

飛彼留學:師兄疫情期間目前你們是如何開展項目的呢?學校有哪些資源支持呢?

 

Z師兄:

由于我的項目是機器人方面的開發,我的研究離不開實地操作。所以即便是疫情期間,我也需要前往實驗室進行實驗。不過我實驗室內也有其他方向的同學,他們不需要實地操作,那么基本就不需要回到學校。疫情期間,他們一般遠程辦公。學校方面,一般上網課。其他方面,則會不同項目有不同的支持。對于工程學院的項目,學校有專門的試驗工坊給學生用,方便開發。當然了,疫情嚴重時,這些基本處于封閉狀態。

 

 

飛彼留學:師兄目前已經成功轉博了,可謂相當厲害!請問讀研究型碩士對你繼續讀博士有哪些影響呢?這兩種項目我們該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Z師兄:

在兩年前申請,我并沒有考慮讀博。但是在讀研究型碩士時,由于在香港讀研究型學位有著豐厚的獎學金,同時接觸的學術也是非常前沿,使我對在港讀書既少了一些壓力,也多了一些收獲。而且讀博所積累的學術成果對于以后職業發展的幫助,要遠大于碩士學位,一旦就業,則再難有學術上的成就。若能積累了一定程度后再就業,這些經歷將帶來巨大發展潛力。另外,研究型碩士的時間確實太短了,一般只夠發2篇論文,這樣的話對于自己學術積累并不深,而工作技能又沒有授課型的強,只讀兩年就畢業,有點虧。所以我后來下定決心繼續攻讀博士。但是,畢竟讀博需要付出更長的時間,我認為對于一些猶豫的或者沒把握的即將本科畢業甚至是工作一段短時間的同學來說,申請研究型碩士可以算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計劃,看看自己是否適合做學術。對于讀博意愿強烈以及有一定條件的同學,還是建議直接申請博士,因為一般導師更喜歡博士,研究型碩士其實是更難申請的

 

飛彼留學:經過了這段時間的學習,師兄覺得在香港讀研究型項目優勢有哪些?讀研究型項目的機會與環境又如何?

 

Z師兄:

在香港讀研究型項目的優勢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是相較國內讀博,香港的研究型項目是有獎學金的,每個人都有。甚至還能申請政府的獎學金,這樣會有更多的收入。而國內則過于辛苦了,且壓力大,確實生活上并沒在香港或者國外更輕松。

 

第二點是,在香港讀研究型項目既有一個中文環境,也有一個相對國際化的環境。現在香港的大學越來越多大陸的教授,但是日常研究比國內肯定有更多使用外語的環境。對于研究生活來說,這方面幫助很大。

 

第三點是,香港的大學實力依舊雄厚,而且政府資助很多,在香港的大學讀研究型項目,獲取研究資助的機會也就更多,對于個人的發展也會更有幫助。當然,這些還是得看自己申請的項目和導師的培養計劃如何。



研究型項目申請,該如何把握



飛彼留學:好的,接下來我們談談研究型項目申請吧!

師兄是什么時候決定申請海外院校的呢?當時是怎么準備的?

 

Z師兄:

我是19年春季決定申請的,當時其實已經挺晚了。我的英語成績,文書都未準備好,因此我也不得不GAP。為了申請,我先是準備英語成績,同時尋找一些研究室的研究工作機會,為我的申請做準備。其余的文書工作,也一并做準備。并瀏覽各種老師的資料和研究興趣,既豐富自己的學術眼界,也能為之后和導師溝通打好基礎。

 

 

飛彼留學:師兄當時是美國的碩士和香港的研究型碩士/博士一起申請的,當時是出于什么考慮呢?

 

Z師兄:

我當時申請時,是出于以后發展的機會進行選擇的。香港的研究型碩士和博士是最適合我的,因為當時還覺得離國內近,更容易回國發展。同時香港的研究型碩士和博士既有很好的獎學金,又有不錯的學術氛圍,是我的首選。而美國的碩士,則是計算機專業碩士申請的熱門,若是香港的研究型碩士和博士的申請失敗,也可去美國的碩士修讀,畢業之后也可繼續申請博士或者選擇相對高薪的工作。

 

 

飛彼留學:美國的碩士和香港的研究型碩士/博士在申請流程和要求上有哪些不同?分別要注意什么?

 

Z師兄:

流程上,美國的碩士一般是通過學校官網遞交材料,寄送英語成績,等待和準備面試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要有比較好的英語成績和突出自己的成績。而香港的研究型碩士/博士在流程和要求上也差不多,但很重要的是,需要與導師提前溝通。其實美國的博士也是一樣,導師的意見都是很重要的。

 

 

飛彼留學:

是的,香港的研碩和博士的申請,大部分項目是導師在篩選學校(港前三的商學院以及港中文的統計系由錄取委員會決定,但是大部分院系導師的決定權非常大),因此有沒有導師接受對申請結果的影響非常大。另外,香港的研碩和博士在提交材料的時候需要一份研究計劃,而美國的院校一般沒有這項要求。

 

 

飛彼留學:師兄最后選擇港大的原因是什么?能否介紹一下自己課題小組的情況?

 

Z師兄:

最后選擇港大,一是因為個人對香港更熟悉,而且美國當時簽證存在風險,后來因為疫情,也不敢前往美國。另外是我聯系的導師具有非常優秀的背景,我所參與的項目并不算難,但是容易出學術成果。對于當初的我,是一個很不錯的跳板。關于我的課題小組,目前是有包括港大博后,畢業的博士,以及一位正在申請的本科畢業生。目前這位本科畢業生也申請到了研究型碩士,今年入學。目前我們的課題已經發表了一兩篇論文,第三篇也準備發表。

 

 

飛彼留學:飛彼留學在協助你申請研究型項目的過程中,給了你哪些幫助、支持與指導呢?

 

Z師兄:

飛彼留學在我申請時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首先飛彼的老師給我篩選了合適的學校,專業,這方面不同的學校都會有不一樣的要求。飛彼留學幫助我進行了大量的信息匯總,給我分享了不同學校專業的往年申請情況,針對我個人的本科背景及個人履歷,給予了專業的個性化的文書修改以及學校的選擇建議。

 

特別重要的是,飛彼留學給我介紹了Research Assistant這個申請的途徑存在。在我香港的提前批時,正是因為了解到RA的途徑,即便我未能申請到博士,也主動先前往香港做RA與導師提前熟悉。最后因為這個RA的經歷,我申請研究型碩士成功,即便不成功,RA的經歷也可作為我的學術背景。

 

飛彼留學:

非常榮幸,Z師兄是我負責的第一個清華大學的同學。清華這所院校高手如云,而且打分特別嚴格,因此要拿高GPA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在GPA這一項申請指標,跟其他院校的同學相比可能并沒有優勢。當時Z師兄和父母表達了想去美國留學的準備,而且是想轉專業。美國的院校很多,而且對于轉專業是相對比較開放和包容的,甚至有的學校專門給本科不是CS背景的同學開設了CS項目。加上美國的計算機專業全球領先,就業也很好,美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是考慮到GPA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我同時推薦了香港的研碩和PhD。首先,香港的研碩和博士的培養質量很高,而且獎學金豐厚;第二,香港的院校在招生的時候非常看重大陸候選人的本科院校背景,這一點毫無疑問,清華大學的同學是非常有優勢的;第三,在我跟Z師兄交流的過程中,我認為他是務實、有天分的,讀博士這條路或許是非常適合的。經過雙方深入討論以后,我們確定了申請目標是美國的碩士+香港的研碩/PhD。

 

由于Z師兄當時處于gap year,找我們的時候托福已經基本達標,GRE考試也在準備中,刷完分以后還有大量的時間可以用于背景提升,因此我強烈推薦了申請香港的RA(科研助理,research assistant的縮寫)。申請RA有很多好處:第一,幫助Z師兄了解自己是否真的喜歡做研究或者適合做研究;第二,毫無疑問,老師們招的RA都是PhD候選人的重點考慮目標,可以優先獲得這個老師的招生機會;第三,假如通過RA經歷確定自己喜歡做科研以后,讀博士,導師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做RA的過程中,也是導師和同學們相互合作、磨合的一個過程,會讓雙方都更加清楚對方是否合適,通過RA經歷以后選定的導師,基本上不會出現和導師合作上的問題;第四,RA是一個很好的學術經歷,對于申請香港其他院校和美國院校都是同樣加分的;第五,RA也算是一份比較正式的工作,除了收獲專業上的成長,也有豐厚的工資待遇。事實證明,這個是一個非常好的經歷。

 

處于gap year,想去香港讀研碩或者博士,想收獲學術成長的同學,我們會強烈建議申請RA。當然,對于在讀本科的同學來說,也會有par time的RA機會可以申請,詳細的情況大家可以看這份分享。當然,part time的RA的工資相對full time的來說會少一些。

 

如果大家想了解RA的申請,可以咨詢我們,我們在這方面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

 

美國學校的定位方面,由于我自己沒有相似背景的同學,所以我做了很多功課,當時擬了郵件給每個學校咨詢,征求招生老師的意見。我們在郵件里面提到,我是來自中國排名第一的理工科院校的本科生,由于我們學校的同學都很厲害,打分嚴格,因此GPA不高,問學校是否會考慮我的本科院校背景(實際上就是了解美國院校對清華大學的認可度),當時我們得到了各種各樣的回復,例如伯克利、康奈爾大學非常熱情的回復,非常歡迎,之后我們也收到了康奈爾大學發的面試邀請,只是當時已經決定去港大,沒有參加面試。反而有一些實力一般的學校說績點低了就很難拿到錄取。由于美國學校太多,他們對中國大學的了解程度相差很大,招生的標準相差很大,如果申請人有一些特殊情況的話,需要在擇校之前做大量的功課,這樣才能更加精準的定位。

 

 

飛彼留學:師兄本科是自動化,研究型碩士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請問師兄這是轉專業申請了,你當初是如何考慮的呢?而你的本科專業背景對你目前所研究的方向有怎樣的幫助與影響呢?

 

Z師兄:

我的本科是清華自動化。其實清華自動化在我本科時已經不斷往人工智能方向發展。因此我在本科時也已經有一定的信息專業的基礎。不過畢竟不是計算機專業出身,我在申請計算機專業時,也有很大的挑戰。因此我的申請也是相對謹慎,先從RA開始,然后申請研究型碩士,最后申請博士。不過我的本科背景也對我現在的機器人項目上有一定的幫助,使我在這個項目上比純計算機專業的更懂機器人控制方面的開發。不過,以后的讀博,還是要在計算機科學上更加專注。

 

 

飛彼留學:聽說最近幾年香港的研碩和博士很卷,這是真的嗎?申請人如何才能脫穎而出?

 

Z師兄:

博士一般來說申請很難,而研碩更難,像我入學那一年,研碩只有3到4個,博士則相對多很多。香港的大學很看重本科的條件,本科學校沒那么好的,或者個人學術條件不夠突出的,很容易被篩選掉。但卷是相對的,關鍵是自己能不能爭取到適合自己的機會。想脫穎而出,優秀的條件是很重要的,同時和導師的提前溝通也很重要。很多時候,導師其實是可以考慮條件相對沒那么好的學生,只要學生的背景符合自己的項目。

 


香港夏令營與提前批解析






飛彼留學:師兄了解香港各大院校的夏令營項目嗎?夏令營具體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夏令營活動的優勢與機會是什么呢?

 

Z師兄:

這方面我也并不熟悉。需要肖老師來分享一下。

 

飛彼留學:

香港的研碩和博士的招生工作是很早啟動的,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工程學院、港中文和港科的商學院開設了招生夏令營活動,需要提前申請,學校會在招生夏令營里面安排面試的環節,優秀的候選人可以提早拿到錄取,我們往年有不少同學通過這些途徑早早收獲錄取的。目前港中文工程學院的招生夏令營的申請已經開放了,感興趣的同學們要抓緊時間。

 

 

飛彼留學:香港有不少院校和專業開設了提前批申請,請問師兄是如何看待提前批的申請?對于申請者來說,是怎樣的機會呢?

 

Z師兄:

提前批的存在,據我了解,是港校為了在內地保研階段,和內地院校搶生源的一種招生方式。提前批的要求一般都會高。對于申請者來說,提前批可以是一個額外的機會,可以先嘗試與香港的學校、老師進行接觸。即便提前批沒有通過,在正常申請時依舊可以繼續申請,不妨一試。更多的信息,還是請肖老師介紹吧。

 

 

飛彼留學:

目前香港有一些熱門專業開設了提前批的申請,例如港大、港科、港中文和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的計算機專業,以及香港科技大學的ECE博士等開設了提前批申請,申請流程相對正常批的申請流程會簡單一些,關鍵點還是看有沒有導師接受,因此套磁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

 

之前在跟港中文計算機系的招生老師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他們系提前批和夏令營發出了三分之二的錄取。別的院系的數據不詳。

 

 

飛彼留學:最后,對將來要申請研究型碩士和博士的師弟師妹,有哪些建議可以分享給他們呢

 

Z師兄:

我的經驗其實也不多,我也只有幾條小建議給要申請研碩或者博士的同學。

第一,要豐富自己的學術背景,起碼要養成自己的一個論文閱讀習慣。不求完全精通,但起碼對學術前沿或者學術背景要有自己的見解。

第二,要準備好自己的硬條件,讓自己簡歷突出

第三,要提前了解導師,聯系導師,主動詢問對方的收取學生計劃。

第四,若時間允許,可以嘗試走RA->研碩->博士的道路,這樣相比直接申請會更穩健,當然也有風險。

這幾條建議中,第三條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建議也是我個人見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斟酌。祝愿大家都能如愿申請到自己心儀學校。

 


Q&A


Q1:請問Z師兄在讀研究型碩士和博士有要求擔任一些助教工作嗎?

 

Z師兄:

我的話是沒有的,因為我的獎學金之前是由老師發放,所以不需要履行助教的義務。但是博士的話一般都會有系里的要求當助教,這是合同里寫好的義務。當然了,若是有余力,做一點助教的工作也是有額外的工資的。

 

Q2:請問這些工作有對英語額外的要求或考核嗎?

 

Z師兄:

不會有考核,不過會是全程英文。這方面不用擔心,熟能生巧,多使用英文就慢慢上手的了。在日常的學術交流時,我和我的導師也都是用的英文交流,即便私下我們是使用中文交談。


如需了解更多留學資訊,可留言咨詢了解哦!


告訴我們

Tell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