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融/金數項目可謂申請火爆!更被稱為“三高”專業——“超高就業率、高收入、高創業成功率”,堪稱商科中的“金鑰匙”專業!
金工/金數是很多優秀學子近年來必爭的項目,那具體這個項目究竟申請難度如何?看重哪方面的能力呢?本期,飛彼學子為你詳細解答!
嘉賓介紹
鄧師姐
中山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成功錄取2019FALL:
哥倫比亞大大學—金融工程碩士
哥倫比亞大大學—數學碩士(金數方向)
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金融學碩士
紐約大學—金融工程碩士,獎學金:$8000
波士頓大學—數學全獎博士,獎學金:學費減免($52816/年)+津貼$35010/年
普渡大學—數學博士,獎學金:部分學費減免+TA:$16834
分享實錄
鄧師姐:
我是中山大學數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大四學生,申請的項目是金融數學/金融工程碩士以及數學博士。很榮幸可以和大家分享我的申請經歷,我的一些看法可能比較主觀,希望大家可以結合其他信息和自己的背景綜合考慮哈。
飛彼留學:
師姐目前為止已經收到了如此頂尖的金工的錄取,師姐覺得,拿了這些名校錄取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鄧師姐:
我覺得金工/金數項目在招生的時候,主要會考量申請者的以下幾個方面:
GPA(要結合本科院校來看,本科名校+高績點非常有競爭力);
標化考試(托福,GRE,有的項目還會鼓勵考GRE Math subject),實習經歷,科研經歷。我認為,GPA,標化考試,實習經歷這三個維度是最為關鍵的,在任何一個維度有短板都可能極大的減弱申請者的競爭力;
至于科研經歷,我覺得基本上是錦上添花的一項,沒有的話也沒有太大關系(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普林斯頓,我覺得還是有關系的。
我個人的情況是,GPA,標化考試,實習這三個方面沒有明顯短板,但也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可能綜合來看還行吧。
飛彼留學:
請問師姐是如何對金工產生興趣的呢?
鄧師姐:
我個人的情況可能比較特別。大一大二甚至大三的時候都一直想繼續攻讀數學,沒怎么考慮其他方向。后來因為種種原因,開始考慮就業導向型的碩士項目。然后就是通過實習了解這個行業,慢慢積累一些經歷。但其實我一直到申請的時候都沒有想好自己到底要干什么,申請的兩個方向也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所以整個大四就是一直非常糾結。我的經歷應該沒什么借鑒意義。我覺得,大家如果對未來的申請方向還不太明確的話,可以通過實習/科研去嘗試一下,也可以多跟前輩們聊一聊,明確了方向以后多多努力就好啦~
飛彼留學:
我們知道,金工是一個涉及到數學、統計、編程和金融幾個方向的交叉學科,想在這個領域發展,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如何去做背景提升?
鄧師姐:
正如肖老師所說,金融工程是一個交叉學科。我認為,以下三個維度很重要:數學/統計基礎,編程能力,金融知識。從申請的角度來講,數學/統計和編程的能力可以通過修相關課程并取得高分來體現(重要課程: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概率論,C++等),金融方面的背景可以通過修相關課程或者實習來體現。填申請的時候,很多學校不僅要上傳成績單,還有專門的一欄要求填寫重要課程的成績,所以建議大家努力在核心課程取得好成績。
飛彼留學:
我們知道,申請金工方向實習經歷非常重要,師姐有哪些實習經歷?這些實習經歷對你的申請以及今后的職業發展有什么幫助?
鄧師姐:
金工/金數項目都是就業導向的,所以他們也傾向于錄取畢業以后更容易找到工作的學生。而有實習經歷的學生更容易找到工作,所以實習經歷非常重要。尤其對于理工科的申請者,可能沒有修過經濟/金融方面的課程,這是就更需要通過實習來彌補這方面的短板。
我自己在申請前有兩段實習。第一段實習是在基金公司做短期的實習(非量化),第二段實習是在券商研究所金融工程組。這些實習經歷對我來說算是一個入門的經歷,讓我對這個行業有了初步的了解。
飛彼留學:
如何尋找對口的實習是很多同學面臨的一個困擾,請問師姐這方面有經驗可以分享嗎?
鄧師姐:
第一段實習確實比較難找。所以我第一段實習不是量化相關的。我在一家基金公司做了打雜的工作,算是一個入門,為以后積累經驗。
然后如果想找量化實習的話,多問問同一個學院的師兄師姐在哪里實習過,然后看看有沒有內推機會,或者自己積極投簡歷。然后也可以在肖老師這邊了解一些實習情況。
想找到合適的實習確實要費點功夫,大家盡量耐心一點。我自己身邊的同學只要非常想找實習的,最后都找到了。
飛彼留學:
師姐大三是有去伯克利交換,那請問這段經歷對你的背景提升有幫助嗎?你覺得這段經歷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鄧師姐:
非常推薦去海外交換學習。交換經歷不是必須的,但如果有的話,我個人覺得還挺有幫助的。如果能在交換的時候取得好的成績,那就最好啦,這是對自己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的一種證明。我當時去交換上的都是數學課,老師們都是很厲害的數學家,是一段很難忘的經歷。
飛彼留學:
據我所知,師姐在伯克利交換的時候,選過一門研究生課程,可以介紹一下嗎?對想去伯克利交換的同學有什么建議?
鄧師姐:
當時想繼續讀數學,所以選了數學系的研究生課。研究生課跟本科生課形式上沒太大區別,但難度會提高很多。我自己水平不太夠,只選了一門研究生課。對于想申請博士的同學,只上一門研究生課可能太少了,建議兩到三門,還要多多接觸教授,最好能爭取到和教授做課題的機會,爭取拿到好的推薦信。對于想申請就業導向碩士的同學,其實最重要的是上相關課程并拿到好成績。有能力的話可以嘗試研究生課,但如果覺得吃力的話也沒必要非得上個研究生課來證明自己,拿到一個漂亮的成績單是最重要的。
去伯克利交換的話,選研究生課程是沒有限制的。我當時選擇的是偏微分方程。
飛彼留學:
對于中山大學的同學來說,大三出去交換和輔修金融二者是有沖突的,請問師姐當時是如何權衡的呢?
鄧師姐:
當時沒想著申請金工,沒想過輔修金融,果斷選了去交換。對于有這方面顧慮的同學,我個人的建議是選擇出國交換。我身邊很多申到好的金工項目的同學都沒有輔修金融。金融方面的短板可以通過實習來彌補。實習跟出國交換是不沖突的。(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飛彼留學:
師姐有在校內做科研嗎?科研經歷對申請有哪些幫助?建議申請金工的同學做科研嗎?
鄧師姐:
做過,不過不算很成功。對于不同方向的項目,科研經歷對申請的幫助是不一樣的。至于科研經歷對于金工申請的作用,我的看法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金工/金數項目是就業導向的碩士項目,最看重的能力并不是做科研的能力。如果大家的GRE,TOEFL,GPA,實習都沒有明顯短板,那么有時間有精力有興趣建議去做,豐富一下經歷挺好的,或多或少能加點分,說不定還有驚喜。但如果GPA,標化考試或者實習經歷有硬傷,科研經歷未必能夠彌補。而且,投入科研的時間和精力不一定會有很好的回報。從功利的角度來講,要做申請金工項目的背景提升,我個人更建議優先刷GPA,GRE,TOEFL和實習經歷。如果時間足夠,再考慮科研經歷。
不同專業很不一樣,以上對科研經歷的討論僅限于金工項目。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如果大家想申請普林斯頓或者斯坦福,可能科研經歷還是比較重要的。
飛彼留學tips:
因為大部分實習要求一周工作三天,大二大三的同學難以兼顧,只能選擇寒暑假實習。而科研的時間相對比較靈活。所以會有很多同學選擇寒暑假實習,春季或者秋季學期參加科研;當然這要考慮你的multitask ability,如果不能兼顧,適當做一些減法。另外學校內部的科研也分很多種,有偏理論的,也有偏應用的。中大據我所之數院和管理學院都有偏應用的實驗室。
還有因為企業的實習對經驗的要求相對高一點,也有一些同學先參加校內的科研,積累一些基本的技能,會對后續尋找實習機會有幫助。當然,沖刺好的金工項目,強烈建議有實習經歷
飛彼留學:
做好背景提升,接下來就是選校了,那針對金工金數的項目,在選擇學校項目的時候,師姐有迷茫過嗎?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我們應該注重哪些方面的選擇?你自己又是怎樣選擇的呢?
鄧師姐:
主要是參考了Quantnet上面的排名,以下是我認為的金工金數排名:
Tier0: Princeton,這個是頂級的項目,招生規模大概20人左右,要求很好,因為我都并沒有考慮;
Tier0.5: UCB,這個項目非常好,但比較喜歡招生有工作經驗的學生,而且是春季入學的項目;
Tier1: Baruch(在紐約城市大學的一個學院,在華爾街很出名,就業前景很好,招生規模大概30人左右,門檻比較高,會有技術型面試,會做一些數學、統計、編程基礎知識的題目,考驗申請者的能力)/CMU(就業方面很好)/NYU Courant(建議考GRE Math Subject)/Columbia MSFE/MIT(18-month)/Stanford(門檻高,比較學術);
Tier2: Cornell/Columbia MAFN/UChicago(建議考GRE Math Subject)/NYU Tandon;
Tier3: UCLA/GIT QCF/UW/Columbia MSOR;
Tier4: BU/Rutgers/Fordham。
上述排名有時效性且僅代表個人觀點,本人是根據offer holder的選擇&quantnet排名得出來的。offer holder的選擇是很有信息量的,因為每個offer holder都會收集比較豐富的資料,可以放心地搭便車。請結合項目變動,就業數據以及最近幾年的錄取情況,offer的選擇情況,進行動態修正。
上面排名可用于擇校&最后挑offer。特別是挑offer的時候,差1tier的比較完全不用糾結。在一畝三分地上的比較,如果差1個tier,甚至0.5個tier,基本評論已經是一邊倒了。除非個人原因(你很清楚你要什么,而只有某個tier更差的項目能給到你,并且能承受其他方面的損失)。同tier比較就是看項目和本人個性、職業路徑之類的合不合適了。這種甜蜜的煩惱等到有資格煩惱再去考慮吧。
補充一下,大家選校的時候,要多多參考同學校同專業的師兄師姐的申請情況,這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比如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工程和NYU courant,近兩年都會在中山大學數學學院招收一兩個學生。建議大家在同學校申請同一專業的學生里面評估一下自己的申請背景。
飛彼留學補充:
UCB金工項目的開課時間與眾不同,大家可以看看這個帖子,寫得非常詳細 https://mp.weixin.qq.com/s/4gG0Tn7EDH0Pw_oazv3O1g
大家在挑選學校的時候,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背景去分析,比如NYU Courant,Columbia MAFN,UChicago 這幾個項目放在數學系下面,對數學的要求更高,并且只接受GRE
Cornell的金工項目中大的同學拿到錄取的并不多 可能這個本科背景不是他們favor的一所學校
tier4里面的羅格斯大學相比其他兩所學校的門檻稍微低一點
飛彼留學:
當然,不同學生注重的項目也不一樣,師姐的建議可以作為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那師姐在申請的過程中,覺得自己在申請金工金數項目上的優勢與劣勢是什么?如何去揚長避短呢?
鄧師姐:
優勢應該是申請前保持還不錯的GPA,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劣勢是準備的晚,2018年上半年才決定要申請金工方向。那時還沒考GT,也沒有量化實習經歷,很被動。后來大概做了一個規劃,安排什么時候考T,什么時候考G,然后努力去找實習。沒上過金融/經濟課程也是一個劣勢吧,我的打算是通過一段量化實習來彌補。
飛彼留學:
那在文書方面,我們該體現我們的優勢,突出自己哪些能力才有可能被學校青睞?
鄧師姐:
首先要了解項目招生的時候對學生哪方面的能力有要求,然后盡量在文書中去體現。比如金工項目,大家可以講講自己的數學統計背景,編程能力,實習經歷,科研經歷。
大家也要根據項目的招生偏好,靈活調整文書。比如nyu courant和uchi,大家要盡量突出數學能力,MIT這種,就要考慮怎么去展現自己的溝通能力。
網上的很多文書指導都會教大家去講一個故事。我覺得能構思的好當然是會非常吸引招生官的。但沒有的話,大家盡量去展現自己做了什么事情,為什么要申請這個專業,為什么選擇這個項目,也很不錯。我的文書風格就比較直白,因為我沒想到什么特別好的故事。
寫完文書以后,我會和飛彼這邊溝通,然后多次修改。
飛彼留學:
申請金工專業essay非常常見,這些都是要根據每所學校的要求和招生偏好以及自己的經歷進行調整。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美國的商科都是要面試的,那金工、金數這種交叉專業,需要面試嗎?針對這類型的面試,師姐有哪些經驗與技巧可以分享的呢?
鄧師姐:
很多項目都需要面試的。有的需要交Video statement,有的是機器面試(有點類似托福口語考試,主要考察口語能力),有的是真人面對面的面試(有的是技術面試,有的是行為面,也就是跟你聊聊你簡歷上的經歷啥的)。Baruch Berkeley都有技術面試,我申請的其他項目沒有。Cornell和Columbia 金工都是機器面試,對這種面試的準備,就是像準備托福口語一樣多練習。收到面試邀請以后,飛彼這邊會給我收集整理面試真題和經驗,然后我就準備一下這些真題。
CMU和MIT的面試是真人面試,飛彼這邊的給我推薦了一位導師Edward,給我做了面試指導。Edward是MIT Mfin項目畢業,然后在美國工作了幾年,所以非常的有經驗,給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他在給我面試指導的時候,也給我講了很多金融工程里面各種崗位的細分,我收獲很大。總之是特別感謝Edward啦。
飛彼留學:
金工程/金數學作為新興學科,也必然也是含著金湯匙出世,一誕生就備受重視的,經過整個申請季后,師姐覺得如果要申請金工、金數項目,申請者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呢?適合怎樣的學生申請?
鄧師姐:
金工比較注重幾方面能力,分別是數學統計背景、編程能力、金融方面的經歷(實力、科研方面的經歷),大家可以努力提高這方面的背景。總的來說,該項目比較偏好理工科與金融背景的學生。但據了解,通常金融專業的學生申請MFE都會輔修數學/統計。
飛彼留學:
對于即將有意向金工金數方向發展的師弟師妹們,師姐有什么建議可以分享給他們呢?
鄧師姐:
學好核心課程(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微分方程,編程課),爭取拿高分;多積累量化實習經歷。
飛彼留學:
師姐是金工和數學博士一起申請的,你在挑選數學博士的申請項目,側重點和金工金數項目有哪些不同?在撰寫文書的時候,需要重點突出哪些方面?
鄧師姐:
金工是就業導向的,數學博士主要是培養學生進學校做科研、做老師的,我覺得申請的時候,大家可以講講為什么讀數學,討論班的經歷,讀了哪些比較高級的課程與書籍,如果有科研方向,可以加上,寫數學文書的時候,教授也會看出,你本科階段做了哪些東西,所以文書方面可以實在點寫,不用很花俏寫些故事,讓教授了解你究竟遼哪些對你申請的項目有幫助的東西。
飛彼留學:
你認為申請數學博士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鄧師姐:
博士的招生跟碩士很不一樣。對于申請博士,最重要的是要和教授建立聯系,這是比GT成績,GPA更重要的。
關于套磁,首先需要自己有實力,然后找你感興趣的方向去套磁教授。有的是當面套磁,有的是郵件套磁。當面套磁成功的機會遠大于郵件套磁。
然后就是爭取拿到美國教授的推薦信。所以想要申請博士的話,非常建議大家有海外的交換經歷或者暑期科研經歷。大牛的強推是非常有用的。
然后就是GPA,想申博士最好在專業課拿到好的成績,還需要注意多上研究生科,數學方向的話要多參加討論班。
GT的話,過線就好。TOEFL>100,口語25/26以上很有優勢;GRE>320
還需要考GRE Math Sub。
想申請數學博士的同學應該不多,總的來說是一個小眾的方向。但是想申請數學博士的學生實力都很強,所以競爭也很激烈。我自己水平有限,申請的時候心態也比較崩,最后申請的學校也不多,能為大家提供的建議有限。如果大家有意申請,建議找學長學姐多聊聊。
最后,希望我的一些經驗,對你們有幫助!